年就是15万人,最多两年时间吕宋周边的岛就能完全控制,唯一需求就是几内亚岛了。几内亚一地20万人那就是打个底。”老宋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也不要这么悲观,从万历四十四年开始公司就依托土地分配的模式大力的鼓励生育,一年的新生儿就有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而且我真的佩服你们这些年轻人,我说出来你们也别生气,一直以为你们是凭借家庭的势力成为有些见识的富家子弟。几年的相处,尤其是上任台湾地区之后,才觉得你们相比于大明的各位饱读诗书大人,你们才是为国为民,从投入上来看,公司不可谓不下本。医疗教育这些都是投资非常大的事情。你们都是不计本钱的投入。”
“陶伯伯,你这话让我们都脸红的很。”老宋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向东的经济课你也参加过,我们公司内部使用的都是粮票,这种类似于法币的东西以粮食作为抵押物进行发行。如果单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实际上法律只是一张经过防伪的纸罢了。教育医疗从民生上来看是有利于普罗百姓。可是从根本上真正有利于的是我们整个公司。仅仅从孩子出生开始算,如果没有相对好的医疗,那孩子的夭折率只会更高。而普及教育其实我们受益更多,我记得陶伯参观台北到台中的电报收发时那个惊讶的表情。还有陶伯一直关注的蒸汽动力的发展。这些东西都需要教育。如果没有完善,不计成本的投入,也没有那么多优秀的理科人才,我们能源源不断的给文莱前线的雇佣兵提供装备物资,也离不开这些设备的大力支持。所以教育其实是有利于大众,更不如说是有利于我们公司。”老宋的言语里没有任何骄傲。
“确实这些有学问,有能力的匠人对公司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只是我年龄太大了,没办法看到更远的。”陶朗先的话有些落寞。不仅仅因为自己年龄大了。而是一个年龄已经四十六岁的老人,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他已经因为袒王攻熊的左都御史淮扬巡按崔呈秀、兵部郎中吴淳夫相继诬劾他拨粮到淮南造船是为私利。下狱遭刑绝食数日而死。虽然在这个时空中并没有死去,但是杨向东的内部会议已经在去年通过了公司的退休体制,面对这个时代平均年龄到不了六十的现状。公司决定年满48岁的人就需要退休,自己在任上也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人都是这样,在一个暮气沉沉的体制内都希望就这么浑浑噩噩平平凡凡的度过一生。但是在一个朝气蓬勃,每天都有新东西的体制内,人都不希望提早离开这个体制,离开就意味着脱离,意味着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