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隐隐有个猜测,或许他这一辈子都要生活在父亲的阴影里了。
杨国忠、虢国夫人趁机道:“这是上天见圣人勤政爱民,所以特此给陛下的启示,来助我大唐千秋万代!”
“太子不足圣人分毫,如何能治理好大唐江山?”
杨氏一派的官员很给力地附和,就连跟杨国忠不对付的安禄山,也闻弦知雅意。毕竟他早就得罪了皇太子,可惜老皇帝并没有换太子的心思,等老头子死了,得罪储君的人还能好过?
“正是如此,陛下断不可被奸人蒙蔽,让储君之位坐了不该坐的人。”
“陛下文成武功,类比太宗皇帝!那就是子孙不孝,才成了昏君!”
李隆基思索一番,觉得众人说得也不无道理,他阴森森地看着埋头不语的李亨,心想自己还有哪个儿子能用。
——
当唐朝君臣在头脑风暴的时候,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二十八年,嬴政率领百官站在泰山之巅,祭祀天帝,封禅泰山。
天上一声惊雷,劈在山石上,硕大的石头当即粉碎。整齐的队伍难免慌乱,唯有最前面的皇帝陛下不动如初。
队伍里的的儒学博士不免幸灾乐祸,他们就知道,暴秦不德不仁,不尊孔孟,不懂诗书,无礼无节,怎么可能得到上天的承认,还妄想泰山封禅,这能灭世的天雷就是警示!
随后出现了天幕,天幕上的画面又好像不是惩罚暴秦?
李斯很不屑这是儒生的做派,法家才是正统,儒生不过是一群沽名钓誉的小人!因而上前大声道:“天幕上皆是三皇五帝才有的事迹,正是上天也认为陛下远超三皇五帝!此番泰山封禅,上天定是欣慰才降下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