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用三天,才两天的时间,所有人就一起动手,严格按照李辰的要求,将复合肥全都下到了田里去。
现在是孕穗期,正是庄稼狂长的时候,肥料一上来,会最大限度地增加颗粒。
至于能有多大的效果,也只能等着孕穗期结束,灌浆期的时候再上一遍肥。
那个时候,就是定产量的时候了。
但李辰想着的,却并不是肥料仅仅自用。
任何时代,粮食生产都是大事,粮食当然越多越好。
如果仅是用来自用,效果有限。
所以,李辰准备将肥料全面推广出去,只有人能用,平阳县能增产,别的不说,以后他买粮食就方便得多了。
况且,卖肥料还能赚钱,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共助合作社仅用半个时辰研究了一下这件事情便定了下来,由共助合作社专门组织那些头脑灵活、会做生意的人,由李辰出马车,将肥料运出去,在周边推销。
并且,实行提成制,一袋肥料五十斤三十文钱,谁卖出去一袋就可以提成三文钱,多劳多得。
卖肥料剩下的钱,李辰与合作社五五分成,他也得回回血,不能完全义务付出奉献。
平阳县周围有将近八万垧地,真要用起来,那肥料可多了去了,两三千万斤的肥料都不够的。
不过李辰现在正在加快速度制肥,他相信,只要老百姓看到成果,毫无疑问,一定会买他的肥料的。
第二天,村子里车子就络绎不绝地出去了,玉龙河货郎开始四处推销起肥料来。
至于能卖多少,百姓认不认可,那就全靠那些货郎的一张嘴了。
……
平阳县。
林氏盐业。
李辰站在盐铺的二楼上,负手向下望过去。
下方对面临街处,新开了一家规模极大的布店,不过那店的名称倒是有趣,叫做“林李布庄”。
别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林辰倒是清楚。
分明就是林灵儿用两个人的姓氏合在一起成立的这个布庄子。
至于布料,当然是李辰提供的。
现在他这边委实产能过剩,玉龙三村将近六百女工,每天生产至少一百五十匹布。
新香寨那边,每天也生产至少五十匹布。
全加在一起,两百匹。
那可是每天。
虽然现在要存起至少三千匹布料,留做两边人越冬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