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拘谨完全不同,一个个摩拳擦掌起来。
沈月、小雪、宋默都在现场,由于王霁讲的太专业、太枯燥,插不上话,只隐约看出王霁代码能力很强。
听到吴浩的判断,都惊呆了。
沈月、小雪异口同声问:“10年内真的可以解决?”
在她们看来,如果10年内能商业化,绝对超级成功的投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划时代的产品,需要10年是极其正常、极其能接受的。
宋默没有问,呼吸却越来越快,侧耳认真倾听,手都捏出了汗。
明视3号对他意味着太多,既有作为盲人的夙愿,也有企业家的梦想,还有一份不敢接受的情感在等着。
吴浩朝沈月、小雪点头:
“是的,绝对有可能!”
“王总点拨的方向,解决了脑机研究最难的部分……”
“视觉皮层信号作用的原理,王总给出了系统的拼图!”
“有了这些指引,算法方面只剩下最后一关……”
“由于个体差异,视觉编码的个性化适配仍然需要解决。”
“除此之外,想要产品能用上,还得解决信号注入问题。”
“这是材料和实验的问题,我判断,10年内电极材料也会有突破!”
小雪坐在王霁身旁,一脸骄傲,仰起脸笑盈盈道:“你真有办法!”
王霁朝她眨眨眼,嘘了一声。
回头转向吴浩:
“我还没讲完呢……”
“你说的个体差异问题,我们继续!”
点击触摸板,屏幕切换到新代码——
「个性化适配模块」。
“这里问题更多,因为关于个性化部分,你们的算法还很粗糙……”
“第一,你们用的BOLD信号均值有问题,本身它就不合乎视障人群标准,更忽略了皮层微结构的拓扑变异……”
“第二,动态适应算法收敛速度方面,你们的模型训练不够,导致反向传播调节需要2000次刺激迭代才能稳定……”
“第三,神经可塑性有个体差异,长时程增强阈值差异有2.8倍之多,你们突触强度调节系数却是统一的……”
“第四,你们fMRI引导的EEG源定位有问题,没考虑个体头骨厚度的电磁衰减差异,编码信号出现空间扭曲……”
喜欢试用期码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