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边关巡抚轻易不会给鞑子部落互市文凭,至于想拿到兵部的正经编制更比登天还难。因此在春荒之日,很多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大部落不要的小部落纷纷投靠太平军,被太师惠庆重新编伍。
女人另外编成一个女子营,由惠庆的秀才娘子为营长;未满十五岁的少年被编成娃子营,由邵进禄的儿子为营长,女子营娃子营由三公直属。
板升城的人口激增,存粮显然捱不到夏收。在众旅帅、师帅的请求下,李福达决定西征耶路撒冷。
鞑子有丰富的长途转场经验,他们准备好大车及干粮,沿着阴山、狼山、亦不剌山的南麓,踏上了西去的路途。
当他们来到居延海边歇息时,从甘肃来了一名鞑子使者,自称带来汉文与突厥文版的《圣经传》。
这个消息在太平军里传得沸沸扬扬,李福达没有想到天人亲授的圣经这么快就有人为之写传,他一时拿不准是人人可阐发圣经好,还是由太平天国垄断圣经解释权好。既然大家都知道有人为圣经做了注释,李福达和三公商议后,决定召集旅帅以上的高层接见使者。
“这位老倌,在下就是李福达,请问老倌来自何方,为圣经做传的又是何方神圣?”
巴特去过北京,给文曲星当过家丁,眼界比草原上的鞑子和中原的乡下人高出三四层楼,对上俺答都不怎么发怵。他大方地回答道:“李大喇嘛,大明有位状元公读过圣经后,认为圣经切合孔孟之道,有教化人心之功,就给圣经写了注解,并让人把圣经和圣经传翻译成突厥文,以便大喇嘛在西域传播。”
毡帐内胡汉众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讶地肃立起来。李福达也是呆若木鸡,半晌后从矮几转出身,到盆里洗干净双手,恭恭敬敬接过一堆书,突厥文的分给帐内鞑子文书,汉文的分给惠庆等秀才童生。
众人见《圣经传》扉页果然有序曰:此书义理与四书合,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这是说圣经不违华夏传统;
又云:儒以中道御群生,罕言性命,故世衰而浸息;尧以大悲救后人,广启因业,故劫浊而益尊。这是说此书适合乱世;
然后说圣经古奥,今人多不察书中所云人物事迹地理因音韵流变而产生古今差异,本人不才,遍览方志为《圣经》做传,并令四夷馆通事将《圣经》及《圣经传》译为突厥文,以正本清源,教化胡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传者署名姚涞,乃嘉靖二年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