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华夏的经书都有传、注、疏,即对经书的解释、考证、辩析。姚涞自小不知道读过多少此类着作。他接过书一看,书名口气很大,写着《圣经》。
圣经这个词在士大夫嘴里是四书五经的统称。姚涞翻了翻,失声叫道:“这书哪里是什么造物主的代言,简直就是失心疯的呓语,还不如白莲教经书能自圆其说呢!你叫我怎么给它做注解?”
杨植冷哼一声道:“你对信教的人一无所知,不要以己度人!随便你怎么给它写传,越天马行空越不合常理越前后矛盾,他们越信!你不要绞尽脑汁,想怎么胡说八道就怎么写!
限你三天内写好,到城里找个书局印刷出来!不然京察之日,我给你考评打中下!莫谓我言之不预也!”
姚涞骂一句娘希匹回公馆去了。杨植继续在兰州城里寻找灵感,却见两名武官迎面而来,为首之人口中道:“相请不如偶遇!杨先登学士,下官有礼了!”
杨植见来人正是杭雄,不敢怠慢,一拱手道:“都督抬爱了,在下承受不请!杭先登都督,请问这位将军是?”
杭雄是绥德卫的军官世家,祖传总旗。他十六岁承袭总旗后,在鞑子身上刷了很多人头,而且屡次立下先登首功,从总旗一直升到平虏大将军兼右军府都督。
杭雄把身边的将官拉过来介绍道:“我来介绍一下,此乃凉州副总兵周尚文也。周将军,这位是侍讲学士兼提督理藩院,杨植杨树人也!”
那周尚文年过半百,目光如鹰。他也是陕西将门世家,十六岁承袭指挥同知,因功升到都指挥同知,现在的差遣是凉州副总兵。
周尚文笑容可掬主动一拱手道:“学士是先登,都督也先登,借问两老登,可否携吾登?”
这首诗是典型的老干部体,杨植吃惊道:“周老将军果然有文采!此诗信口拈来,很有汉晋吾汝歌之风!”
三人一见如故,当即到兰州的太白酒楼要了一间雅座,边吃边聊。
杨植见两位武夫席间拘束,手足无措,便开口道:“两位老将名震西北,恐怕不是偶遇在下,敢问有何赐教?”
杭雄身份较高,回道:“金大司马临行之前,对在下谆谆教导,说杨掌院学士有莫名气运,总能出现在能立功的地方,是史书中程咬金、牛皋之类的福将!所以,我们两人今天在馆驿商量了一下,决定来找杨掌院,任凭学士驱使!”
马屁拍得很生硬,那兵部尚书金献民怎么会拿评书来夸奖翰林院侍讲学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