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离开三边十几年,很多将官都不认识了!现在老夫开始点名。”
点过名后,杨一清令将官退下,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延绥巡抚张缙,张缙是年后从宣府巡抚任上调过来的,并没有比杨一清早来多少。
“大中丞,为何急着催老夫上任,鞑子真的会入寇么?”
张缙恭敬地一拱手道:“好叫老相公得知,去年秋冬干旱,草势本来就生长不好,官军趁旱情出塞烧荒,深入数百里,鞑子部落难受得很。
近两个月来,常有鞑子部落铤而走险靠近边墙,于荒堡歇息,向官军乞求以牛羊换粮食。我方边民、官军由此猎获不少鞑子首级。于俘虏口中得知,吉囊似有南下牧马之意。”
鞑子要吃粮食,同样有春荒问题,杨一清皱着眉想了一会道:“鞑虏往往趁草长马肥之际寇边,现在也是逼急了。能确定他们的人数和进攻方向吗?”
张缙拿着鞭子指着地图道:“目前还不能确定。站在鞑子的立场看,如果吉囊能拉出十万以上人马,那最有可能往延绥西部、或宁夏镇,也有可能穿过甘肃去海西打劫西虏。”
杨一清盯着边墙外的河套地区看了很久,叹口气道:“失去河套已久,不知何日可以复套!”
张缙默默无语。黄河自宁夏到山西,走了一个“几”字型,大明管这种河流弯曲成大半个圈的河道,或者这种河道围着的地方叫作“套”,因此大家把被黄河包围的南至陕西榆林堡,西至银夏镇,东至偏头关的这一大块地区称为河套。
河套地区沿黄河分布的是盆地性质的平原,分别被贺兰山、狼山、阴山挡住了北方的风沙,适宜耕桑。但是河套地区中间是鄂尔多斯高原,西北干冷季风影响较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多以荒漠、半荒漠草原为主。
由于黄河冬天封冻,易于游牧部落来往,河套地区自有史以来就是中原农耕与草原游牧反复争夺的地区。
皇明太宗在河套地区设置了东胜卫,但由于鄂尔多斯高原的存在,东胜卫孤悬空虚无人的塞外,粮草不济,开发、驻守成本极高。
太宗想的是直捣漠北,彻底消灭鞑子的军事能力,则河套问题自然可以解决,因此他内迁了东胜卫而五伐漠北,暂时解决了河套问题。
鞑子政权被打成碎片不复存在,但是碎片化后,个个部落自有其生存之道。自成化五年开始,鞑子部落纷纷进入水草丰美,又有盐池的河套地区。刚开始他们是趁黄河封冻南下过冬,春末冰解前返回草原,到后来越来越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