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或江西,宁波官绅可以捐助金银劳军。”
姚镆点点头道:“到时候再说吧。”
会长见话说得差不多了,便告辞出去。姚镆对姚涞道:“咱们浙江的新建伯王阳明先生很看重杨树人侍讲学士的!人家一年内三平大同兵乱,又加上早年东征日本的军功,从七品编修升到侍讲学士,你要好好向他学习!”
姚涞小声回道:“其实那杨树人不仅仅立下军功。他振振有词说佛本是道,儒本是道,而且说道家学术是天下学术之渊薮,道家神祗是华夏道统之源头!
圣上听后大喜,现在没有哪个大臣敢劝圣上不要打醮玄修,求仙问道了。杨树人凭这个功劳从侍讲升为侍讲学士!”
姚镆叹口气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咱们打仗也好,治民也好,不都是为报效圣君?
杨植这才是真本事,又让圣上高兴,又不得罪人,比张璁桂萼他们遭朝臣痛恨强上百倍!
最有本事的是邵元节仙师。他让官民高兴,圣上高兴!只要邵仙师再求雨雪,屡有灵验,他日后的地位会比我们高多了!
你甫入仕途,以后多琢磨这些!”
“邃庵公,晚辈建议成立理藩院的思路,正是受邃庵公的启发!”
杨一清十二月来到北京暂住礼部官驿,官驿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拿着拜帖来求见杨一清的。
杨一清在嘉靖心中的地位高过户部尚书孙交和礼部尚书席书。因为兴献皇帝曾对嘉靖点评过杨一清,说杨一清是当世人杰。而且杨一清的军功、出身、资历都非常过硬。
杨一清年过七十,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年龄,除了让自己善始善终外,不做他想。他令仆役拒绝了所有的帖子,唯独放杨植进来面见。
听杨植开门见山这么一说,杨一清白眉一扬,说道:“吾那弟子乔白岩曾修书于我,说你是经世之才,中兴大明的不二人选!你说说看,为何受老夫的启发?”
乔宇受老师杨一清之命,坚定支持嘉靖的议礼,所以才升为吏部尚书。但是乔宇的士大夫立场更坚定,死活不同意嘉靖不经吏部铨选朝臣廷推而直接任命席书为礼部尚书,干脆一走了之。
杨一清话里提到乔宇,是想让杨植评价一下乔宇的立场,杨植假做不知,回道:“白岩公曾与晚辈说过,邃庵公提出茶马贸易之策,以中原之茶换胡人之马。晚辈闻之茅塞顿开,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理藩院成立之目的,就是统筹以中原之民用商品,瓷器、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