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阶茫然道:“那不一块煮还怎么煮?”
“你们这就不懂了。咱老北京人煮饺子,得五个五个煮。吃完五个,你再煮,吃完五个,你再煮,老吃热的!你们瞅瞅,嘿,这都坨了!
得嘞,甭说了,你们松江、宁波人,不知道咱地道老北京吃的是啥,赶明儿,我带你们见识一下!”
姚涞迷惑道:“但是你说话怎么是丰润县的乡下腔,还有卷舌胡音?大明老北京九成是来自江淮、浙江的军户民户匠户,说的是南京官话,不卷舌,最多有点吴韵!”
“这不重要!你们要是不听我的,赶明儿个,老北京人说话就会变成我这样的,嘴里像含个球一样!”
第二天休沐日,杨植赶来一辆马车,把姚涞徐阶接上,出了西便门,直奔郊外玉渊潭。
北京成为都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燕山下一马平川,水系丰富,遍地草原。玉渊潭至莲花池一带到处是湖泊,草桥往南是御马监的百里草场,里面有些地方草比人高,生活着很多野兽,甚至于有老虎出没。
“维东兄,吃过饭,趁着现在大冬天,咱们上草桥纵马射猎去!”
姚涞看着窗外寒风呼啸的荒原,向往说道:“家父去年巡抚延绥,于寒冬腊月在塞外大破胡虏,可惜我未能像十五年前那样,随父上阵!”
杨植眼睛一亮,笑着说:“维东兄,想不想去陕甘宁打仗,去姚侍郎战斗过的地方,打一场比令尊打过的更大的仗,立一个比令尊更大的功?”
姚涞的父亲姚镆在姚涞中状元的次日已经因军功升为工部侍郎,父子俩连续两日各自上殿谢恩,诚为佳话,这也是琼花宴上,杨植酸溜溜地与姚涞别苗头的原因。姚镆也在北京,最近即将升到兵部任侍郎。
姚涞大喜过望,热切说道:“啊?真的可以吗?”
杨植看看徐阶,意味深长道:“人,是要经历考验才能成长的!只要维东兄有心,就有机会。”
不多时,马车来到玉渊潭边,只见湖面上一艘画舫,从船上下来一位富贵员外打扮的人,只见他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浑身逼气,正是朝廷中炙手可热的武定侯郭勋。
郭侯爷哈哈大笑道:“适才老夫听闻喜鹊叫,掐指一算,便知有文曲星到来!”
郭侯爷是有名的文艺中年,惯常结交文人,自己也能写点东西。想必是看姚涞徐阶是杨植的同年兄弟,今日做个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