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三跪九叩之礼以后,为首的高丽使者朴昌昊再次跪倒奏道:
“启奏大明皇帝陛下,外臣此次前来除恭贺大明迁都递交国书以外,还有我高丽国王亲笔书信一封,请大明皇帝陛下龙目御览。”
“呈上来。”
闻听此言,皇上吩咐身边太监,将国书和亲笔信接过来放到龙书案上。
皇上没看国书,而是拿起那封亲笔信看了起来。为什么不看国书呢,原来国书昨天就已经递到了礼部,内容皇上早就知道了。
写的无非就是朝贺大明迁都,请求大明皇帝册封,两国永结百年之好一类的话。
看完亲笔信,皇上就是一皱眉。要说皇上能看懂吗?这还真让您说着了,完全能看得懂。
这倒不是高丽国王特意用汉字写的信,而是因为高丽自古以来,用的就是咱们汉字,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文字。他们高丽现在用的文字,其实都是近几十年来自己愣编出来的。
“高丽使者。”
“外臣在。”
“朕且问你,朕听闻,这几年来你高丽一直都是风调雨顺,且并无兵灾人祸,却为何来我大明借粮?”
“启奏大明皇帝陛下,说起此事,一言难尽呐!”
接着,高丽使者就把昨天在东海王府跟胡大海和姚广孝说的那番话,又跟皇上奏报了一遍。
虽然昨天已经听姚广孝奏报过了,但是皇上听完高丽使者的奏报后,还是沉吟了片刻,这才问群臣道:
“诸位爱卿,高丽借粮之事,卿等以为如何?”
本来按照昨天的安排,此时应该是姚广孝出班启奏。可没想到,武将之中却首先有一人出班,来了一嗓子:
“诶我说皇上,要依微臣我之见,咱们就不应该借给高丽粮食。”
是谁敢跟皇上这么说话?不是别人,正是赫赫威名的“雌雄眼儿”常茂儿。皆因这常茂儿的能耐大功劳也太大,而且皇上也非常喜欢他。所以他才敢跟皇上这么说话。
“陛下,刚才我都听明白了。感情这高丽国都是他娘的老娘们儿下地种田干活儿,这老爷们儿在家纺线织布,还没事喝茶耍钱。”
“要我说这高丽简直就是他娘的南北大街——就不是个东西。这样的国家都多余让他存在于世上。不如万岁给微臣一道旨诣,甭多了,给我一万精兵。”
“茂儿太爷到了高丽,一顿榔头,准保让他们把这个毛病给改过来。也省得他们没事老找咱们来借粮。要知道,那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