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春,料峭的春寒仍笼罩着整个长安城。御花园中,梨树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萧瑟,尚未抽出一丝新芽。然而,李世民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他命人移栽三百株牡丹入园,一时间,御花园中忙碌不堪,泥土的气息与移栽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个时候,赢挚接到诏令,被紧急召至太极殿。太极殿庄严肃穆,殿内弥漫着一股厚重的气息。赢挚步入殿中,只见内侍正捧着一堆残破的《九章算术》竹简,神色匆匆地退出殿门。竹简上朱批墨迹未干,赢挚一眼便认出,那赫然是李承乾昨夜所书错谬的勾股题解。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他的指尖轻轻叩打着案上的玉镇。玉镇雕刻精美,底纹细腻,赢挚不经意间瞥见,这玉镇底纹竟与骊山工坊失窃的陌刀模具暗合,心中不禁微微一动。
“爱卿可知朕为何焚毁太子功课?”李世民目光锐利地看向赢挚,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赢挚微微躬身,心中思索着如何回答。此时,他的目光扫到案角堆着的一摞五姓弹劾奏章,这些奏章叠得高高的,似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忽然,他发现某份折页中夹着一片冰晶,仔细一看,正是突厥统帅令牌的碎屑。这一发现,让赢挚心中对当前局势有了更敏锐的察觉。
李世民看着赢挚若有所思的样子,并没有立刻催促他回答。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李世民指尖叩打玉镇的声音,“笃笃”作响,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头。
赢挚深知,李世民此举背后必然有着深意,焚毁太子功课、案角的弹劾奏章以及那片冰晶碎屑,这一切似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略作沉吟,缓缓说道:“陛下,太子功课中的错谬或许只是表象,背后所反映的,恐怕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许,似乎在鼓励赢挚继续说下去。赢挚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从这些弹劾奏章来看,五姓势力似乎又在蠢蠢欲动。而这片冰晶碎屑,与突厥之事相关。太子身处东宫,其言行或许受到了各方势力的影响,这其中的复杂关系,陛下想必心中有数。”
李世民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他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移栽牡丹的景象,说道:“太子乃国之储君,朕对他寄予厚望。可如今看来,他的学业、见识以及对局势的判断,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朕希望他能明白,作为储君,一举一动都关乎国家的未来。”
次日寅时,天色还未完全亮透,长安城仍沉浸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