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阳光拨开重重阴霾,像暖风拂过待放花苞,像甘霖滋润了龟裂土地,凡是消息传播到的地方,天亮了,花开了,群众的眼窝湿润了。
哪怕有些村庄已经听到了消息,人们仍然围着刘子魁,争着端水、擦汗、送吃的。
因为他一身政府邮递员打扮,手里的《游击报》号外是正规印刷出版的报纸,醒目位置上的《日本乞降》四个大字,比别人的道听途说更有说服力。
有位大婶掏出两个煮熟的鸡蛋往他怀里揣,嘴里还不住地念叨:“小伙子,你是八路?你们队伍啥时候过来啊?我听娘家人说你们让穷苦人家少交租子,欠地主的债也不用还,是不是真的啊?”
“快啦,快啦,”刘子魁一边推阻鸡蛋,一边解释,“大娘,您说的那是减租减息,根据地的老百姓已经执行了,用不了多久你们也能翻身过上好日子啦!”
在他要去给铁道游击队传达的上级指示里,减租减息、放手发动与组织群众,建立地方党地方政府是巩固一切“新解放区”的重要举措。从这位大娘期盼的神情中,从周围群众欢呼鼓掌的激动中,可以看出党中央的决策多么英明。
这一刻,刘子魁也盼着主力部队快点开进济南城,接受鬼子投降和释放所有战俘呢。
但实际上老蒋为抢夺和独霸抗战果实,昨日便电令陆军各战区:“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外任何人投降缴械”。
一批之前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国民党官员突然冒出来,打着官方旗号大肆招降纳叛。把怂了好多年的伪军聚拢到一起,摇身一变成了“国军反攻先锋”。
这些“反攻先锋”对身边的日军视而不见,反倒把枪口对准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以伪军的名义公然抓捕中共地下党员,严查抗日报刊,禁止民众提前庆祝胜利。
刘子魁在泰安县城就遇上了这么一个情况。
当时他停在路边整理报袋准备进城,忽然听见前面传来枪声,这让他心头犯怵:“什么情况?日本天皇都要投降了,这城里的鬼子还这么嚣张?”
正当他犹豫要不要绕路避开危险,就看见一个人影一瘸一拐地跑过来,那身形、样貌都无比眼熟。
他忍不住惊呼出口:“老周叔?你受伤了?”
来人正是资深交通员老周,昨晚才在钱掌柜那里取了报纸,奉命将胜利喜讯传播到泰安和莱芜地区,不知为何会被敌人追,而且看其捂着后腰满脸痛苦的神色,恐怕是受伤不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