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王茂生叫过去:“能不能通过日伪军的渠道打听一下?”
“当然可以,我也想检验一下他们的可靠度呢!”
王茂生欣然同意,立刻着手安排。
刘子魁依旧化妆成卖香烟的小贩,直接去给山阴村炮楼里的伪军小头目派任务:“不管你们哪个人通过什么渠道搞到情报,只要真实有效,我给你们每一个人都记一个红点!”
这个“集体红点”奖励刺激了伪军们的积极性,立功心切的他们各显神通,这个说自己兄弟在县城当差能看到部队调动;那个说前任长官调去当军需官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肯定知道点什么;还有人觉得这种军机大事伪军长官靠不住,自告奋勇去隔壁小鬼子那边打听消息。
还别说,经过他们这么一通忙活,两天后还真传来一份非常详细的《扫荡计划》,里面详细描述了日军的兵力调动、部队编号、指挥官名字、重型武器数量、行动时间和进攻路线。
王茂生担心这些家伙为了红点胡编乱造,特地安排柳原光健晚上打电话给相熟的日本通讯兵,旁敲侧击地核实了一遍,发现最近确实有些兵力调动,且大部分行动与情报文件中提到的差不多。
作战科把这份情报与地下组织、侦查观测等渠道收集到的敌方动态放在一起,发现每一条都高度吻合,才确信鬼子真的又要来扫荡了,立刻部署军民进行“反扫荡”斗争。
斗争手段还和以前差不多,主力部队趁敌人合围之前跳出包围圈,根据地内部坚壁清野,搬空工厂设备、藏空粮食物资、老百姓全都躲起来。
可就在主力部队即将开拔时,一名作战参谋对伪军提供的这份情报产生了怀疑,因为这份绝密文件对根据地东部平原地区的敌情描述不够清晰。
这份情报既然是日军“扫荡”前拟好的作战方案,就应该像其他方向一样清晰标注上兵力、番号等,而不是笼统地说增加兵力。
军区首长很重视这个问题,命令部队暂缓出山,先派侦查骨干去东部地区了解情况。这一侦查还真发现了问题,日军正在向台潍公路和沂沐河一带调派坦克、骑兵以及装甲部队。
这些部队机动性强,看似松散的包围圈,实际上暗藏杀机,只要发现八路军主力部队就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合围,在那片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展开绞杀。
想明白这些之后,大家冷汗直流,再看那份伪军提供的情报文件就觉得大有问题了。
他们把王茂生叫到作战科,细细盘问情报来源和准确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