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天,天刚蒙蒙亮,周祈荧就催着致远起床了。
灶房里飘出烙饼的香气,致远揉着眼睛看见母亲正在往包袱里塞最后几个煮鸡蛋,油纸包着的烙饼还冒着热气。
"路上吃。"周祈荧用布巾擦了擦手,又检查了一遍行李,"
笔墨纸砚都带齐了?那件厚夹袄放在最上面,昌义城靠北,听说秋天来得早..."
马车轱辘碾过村口的石板路时,致远回头望了望。
李浮生的小院还笼罩在晨雾中,静悄悄的。
他摸了摸怀里那枚墨锭,冰凉光滑的触感让人安心。
官道两旁的稻田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山丘。
周祈荧从包袱里取出一个油纸包:"尝尝。"
葱花饼的香气顿时充满了车厢。
正午时分,马车在驿站歇脚。
周祈荧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倒出两杯凉茶:"你先生给的方子,说能防晕车。"
致远接过杯子,茶水里浮着几粒枸杞,喝起来有淡淡的菊花香。
越往北走,山势越发陡峭。
傍晚时分,当马车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时,致远突然抓紧了窗框——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片巍峨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无数飞檐翘角从城墙后探出头来,最显眼的是东南角一座七层高的塔楼。
"那就是昌义城。"车夫扬鞭指向前方,"看见那座白塔没?那就是你们书院的文峰塔。"
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青石板街道两旁,酒楼茶肆的灯笼将夜色染成橘红色。
致远贴着车窗,目不暇接地看着街景:挑担叫卖的小贩、挂着金字招牌的药铺、几个身着儒衫的学子说笑着走过...
朱红色的大门半开着,门楣上悬着"明德至善"的匾额。几个穿着靛青色学袍的学子正站在石狮子旁说笑,看见他们便迎了上来。
"是新入学的师弟吧?"一个高个学子接过致远的行李,"我是负责接待新生的。"
他的目光在致远打着补丁的衣襟上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令堂可以先在客舍歇息,我带你熟悉书院。"
周祈荧局促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有劳这位公子了。"
她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塞给致远,"娘去安顿好就来寻你。"
跟着赵明远穿过重重院落,致远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藏书阁的飞檐下悬挂着铜铃,微风拂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