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每一秒都可能有新的城市陷入黑暗。"话音刚落,会议室便响起此起彼伏的通讯声,众人开始紧急联络各自的人脉资源。陆琛亲自拨通了剑桥大学量子计算中心主任的电话,在长达半小时的劝说后,终于说服对方加入。
72小时后,联盟总部地下三十层的量子实验室正式启用。防辐射大门缓缓开启,液氮管道蒸腾的白雾中,十二台定制版量子计算机阵列正在高速运转,蓝色的量子比特在超低温环境下闪烁幽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林永年教授摘下护目镜,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操作台:"要破解量子纠缠操控,必须先复制犯罪者的攻击模型。但我们连他们用的量子算法都一无所知。"他的声音充满疲惫与焦虑,实验室里的气氛愈发凝重。苏瑶带着团队连续奋战,他们的办公桌堆满了咖啡杯和能量棒包装,每个人的眼睛都布满血丝。
苏瑶将东京电力系统的崩溃数据导入分析系统,突然指着全息屏幕:"看这个!所有异常量子信号都遵循斐波那契数列分布。"她调出巴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记录,时间戳在屏幕上排列成诡异的规律,"同样的规律也出现在期货抛售时间上。这不是随机攻击,是某种加密的指令序列!"她的发现让在场的专家们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团队立刻投入到对数列规律的深度研究中,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终于初步破译了部分指令含义。
与此同时,陆琛正在协调全球执法网络。他的战术平板同时连接着二十七个国家的执法部门,全息投影里,各国负责人的头像在数据洪流中此起彼伏。"我们要建立量子犯罪情报共享平台。"他展示着新开发的加密系统,复杂的代码在空气中流转,"所有量子信号监测数据、可疑交易记录、失踪科研人员信息,必须实时上传到中央数据库。"
美国FBI局长却提出质疑:"我们的系统采用军用级加密,不可能与其他国家共享。"陆琛立刻调出北极科研站缴获的犯罪组织通讯记录,画面中显示着被破解的加密信息:"看看这个,他们用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能绕过任何传统加密。如果不合作,我们的防火墙在他们面前就是筛子!"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数小时,会议室里火药味十足。最终,在英国军情六处代表展示了伦敦金融城差点被攻击的绝密情报后,各国才达成了合作协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亚洲,苏瑶带领的技术小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在暗网交易记录中追踪到一条关键线索——某个匿名账户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