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天站在雅加达港口的指挥所内,目光透过窗户投向远方浩瀚的海面。港口内,战舰整齐排列,桅杆林立,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眼神中透着果断与沉思,刚刚完成对印尼的占领,一系列问题便摆在了眼前。
印尼丰富的物产令人瞩目,橡胶产量占全球80%以上,那是制造轮胎和武器的关键原料;苏门答腊油田产出的石油,是飞机燃料和机械运转的重要保障;邦加岛的锡矿与加里曼丹的金矿,更是军工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还有那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以及军港雅加达港口,每一处都彰显着印尼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偷袭印尼,王小天内心也颇为纠结。他深知这一行为可能会损害护国军的名誉,但现实的困境让他别无选择。从朝鲜釜山到印尼,漫长的补给线每天消耗200吨物资,长达30到40天的运输时间,犹如一条紧勒的绳索,随时可能让整个战局陷入被动。而且一旦不能快速解决战斗,英、法、美、日等国定会因自身在亚洲的利益受损而介入,甚至可能提前引发世界大战。
不过,王小天也有自己的底气。德国在印尼有着利益考量,海参崴和青岛都在护国军的打击范围内,且德国在其控制地区还有大量矿业和工厂。王小天向德国保证其利益后,德国参与反对的几率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通过偷袭快速控制印尼,打了跳得最欢的日本一个措手不及,向各国展示了护国军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
在国际舆论方面,王小天准备了一套看似合理的解释,至于国际社会是否相信,他暂时并不在意。此刻,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印尼迅速稳定局势,推行自己的政策。
占领印尼后,王小天迅速展开行动。他深知荷兰殖民统治给印尼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尤其是那强制推行的“强迫劳动”制度,让农民们苦不堪言。他们被迫以实物或劳役抵税,无数家庭因此陷入饥荒,不满情绪在民间蔓延。
王小天果断下令取消这一残酷制度,提高劳工待遇,并且宣布农民无需再纳税。同时,他从国内调集大量粮食运往印尼,在各个受灾地区设立赈灾点,免费发放粮食。看着那些原本骨瘦如柴、眼神绝望的农民接过粮食,眼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王小天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印尼人民过上好日子。
在雅加达的一座宏伟宫殿中,王小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心中谋划着一场足以改变印尼命运的变革。
经过深思熟虑,王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