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上,辛亥革命的风暴如狂潮般席卷,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在这个乱世之中,各方势力如同棋盘上的棋子,明争暗斗,局势错综复杂。王小天站在复兴城的办公室窗前,目光穿透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投向遥远而神秘的南方。他的心中早已不局限于国内各方势力的纷争,而是将视野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随着战争的阴云日益浓重,他敏锐地察觉到橡胶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性。那小小的橡胶,此刻仿佛成了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而他,急需一个稳定的橡胶供应源。
印尼,这个资源丰富的岛屿国家,宛如一颗镶嵌在南海的明珠,进入了王小天的视线。然而,泰国同样是亚洲最大的橡胶产地之一,却因位于英法的势力范围内,被视为两国的战争缓冲区。王小天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任何对泰国的轻举妄动,都可能引发英法的强烈反应,使自己陷入一场无法掌控的国际纷争之中。权衡利弊后,他将目光坚定地转向了印尼——这片由荷兰控制的殖民地。
王小天深知,要在印尼顺利获取橡胶资源,前期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他先让唐大力的特战队悄悄进入印尼,在战争爆发后协助登陆部队,控制印尼各处港口。
唐大力的特战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英,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对任务充满了信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特战队成员们身着夜行衣,悄无声息地登上了前往印尼的船只。他们隐藏在货舱的角落里,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经过漫长的航行,船只终于抵达了印尼的海岸。特战队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避开荷兰殖民军的巡逻队,顺利登上了印尼的土地。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按照预定计划,向各个港口进发。
与此同时,护国军的其他部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海战计划。“南洋舰队”的组建,凝聚了王小天无数的心血。20艘巡洋舰和10艘潜艇,如同钢铁巨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蓄势待发。
在“东北号”旗舰的指挥室里,王小天站在巨大的航海图前,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的印尼海域。他深知,这场海战将是决定能否获取橡胶资源的关键一战。
“各舰注意,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出击!”王小天通过通讯器下达命令。
舰队指挥官站在一旁,沉稳地说道:“是,司令!各舰已做好战斗准备。”
在战术上,王小天采用了夜间月光战术。根据天文资料,当月光亮度≥0.3时,便是行动的最佳时机。这个战术的灵感源于他对海洋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