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节车厢的青年们兴致勃勃的介绍起自己来,火车哐次哐次的开动了,升起缕缕烟雾。
新的旅程也开始了。
虽然有像叶素兰这样迫不得已下乡的,但是这时候自愿报名下乡的人都是怀着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来的,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激情。
车厢里一点都不沉闷,相反很是热闹,一个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在那儿高谈阔论、说说笑笑。
后来不知是谁唱起了歌,后面所有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我们是年轻的一代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尖兵
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
把青春献给革命
我们不做温室的花朵
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
奔向光辉
灿烂的前程
……”
车厢外面晴空朗朗,太阳冉冉升起,朝霞遍布早晨的天空。
车厢内歌声朗朗,溢满了新青年们的豪情壮志,青春活力!
于微看过年代文小说,也看过这时代的电影电视,但还是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这种氛围。
搞得她都恨不得现在就飞到乡下那儿去,撩起袖子加油干,建设祖国,服务人民了,情绪感不得不说被拉的满满的。
就像火车站外面拉着的横幅:“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果不是她知道后面的真实情况,她还真会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现在是1968年,是上山下乡的高潮,这一年出现了老三届,也就是1966、1967、1968年这三届初高中生因为改革,聚集在这一年同时毕业,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
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这些人一毕业基本都当了知青。
国家也将之前以农场和兵团模式为主的上山下乡改成了以插队模式为主的上山下乡,也就是到农村插队落户。
于微看着他们激情满满的歌唱,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去到乡下,看到那凹凸不平、弯弯曲曲的山路,唯一的交通工具是牛车,知青点什么都没有,那时的激情还能剩几分。
再干个几天活,估计弱一点的都哭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于微这样想着,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小青年还是嫩了点。
江良承一直关注着于微,看到她摇头时那无奈又同情的表情让他觉得好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