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儿臣定当惜之,痛之!”
又是一阵沉默,皇帝盯着跪在地上行了大礼的太子,终于开口,“朕也好久没见李长卿了,那老家伙前几个月还给朕送来了几坛子自己酿的酒,甚是难喝...... ”
桓含穆轻笑一声,“不如把李将军召回来,让他替父皇喝完。”
皇帝哈哈大笑,招呼着桓含穆接着下棋。
黑白两子你进我退,黑子竟然还现出了颓势,皇帝笑笑,“年轻人的棋风确如疾风啊,犀利得很。”
“因不知如何斡旋才只能埋头猛进,可见儿臣学识尚浅。不过有父皇,许老师教我,儿子定能苦尽甘来。”
-------------------------------------
这盘棋打得皇帝心情舒畅。
他本就中意这个嫡长子,无论是人品性格,还是文韬武略,都十分具备一个帝王应有的资质。只是舟山联盟有开国之功,现已露出干政的苗头,若是把皇位传给了个仁懦的,那日后桓氏的皇位到底传给谁,便只能被舟山牵着鼻子走。
太子年轻,皇后势强,连皇子长幼顺序都敢调包。又出了个这么厉害的姬氏家主弟弟把宫中内外消息摸得如此透彻,进朝堂如进了自己家门一般。
就算太子再得他的心,这也不得不另做打算。
好巧不巧,自己的顺水推舟却满盘皆输,唯一一个愿意明着与姬氏抗衡的萧氏已经没了。
姬开昼对皇帝默许态度自然不满,皇帝也不得不退一步,把萧氏的军力给了舟山,记了姬开昼大功一件。
皇后也趁热打铁,随即提出求封年幼的桓含霁为咸扶王,奈何是皇帝自己默许萧氏除掉姬竹儿和姬开昼一事败露,便也只能应下,全当是平息姬家怨气。
可皇帝也并非赔了夫人又折兵,他发现了一直打断姬开昼咄咄逼人的太子,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当他知道皇后那日宫里派人来拦住太子等人入宫觐见,太子却仍然去皇后那里,还把本应早就离开的姬开昼带出后宫,心里大概知道了太子的想法。
就像昨夜漏夜前来的许本对着桓含穆所说的一样。此番棋盘,很可能是一次开诚布公的机会。
眼看就要上朝,桓含穆又说,“父皇,不如让含霁多去儿臣那走走。含霁把舅舅当成楷模,以后想做个大将军一样的人为汉安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若是真的要给他找个武师父,他怕是要缠着舅舅不肯撒手。大将军公事繁忙,不像李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