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的长安大明宫,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鸿胪寺卿王德俭捧着个镶金边的檀木盒,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殿内,额头的汗珠顺着官服前襟往下淌:"陛下!林邑国进贡的文书...简直大逆不道!"他猛地掀开盒盖,一颗泛着幽蓝火光的珠子在绸缎上流转,却没人注意到,李世民的目光早已落在他手中的奏章上。
一、贡物风波:歪歪扭扭的挑衅信?
林邑国使者团踏入长安那日,百姓们挤在朱雀大街上看热闹。头戴羽毛冠的使臣捧着嵌满宝石的火珠,嘴里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话,随行的通译结结巴巴地念着国书:"林邑王...愿与大唐...共分天下..."这话一出,围观的大唐百姓瞬间炸了锅,街边卖胡饼的老汉气得把面团摔在案板上:"这蛮夷,竟敢和天可汗平起平坐?"
消息传到鸿胪寺,王德俭拍案而起。他眯着眼逐字审阅国书,突然发现"分"字旁边多描了两笔,活像把锋利的匕首。"这分明是挑衅!"他连夜写好奏折,字字泣血:"请陛下发兵十万,踏平林邑!"
二、朝堂激辩:一颗珠子引发的战争危机
太极殿的早朝火药味十足。王德俭高举奏章,声音都在发抖:"林邑国狼子野心,不仅文书僭越,火珠来历也蹊跷!"他猛地扯开绸缎,火珠突然发出"噼啪"爆响,殿内大臣们齐刷刷后退半步。
"陛下,此等羞辱不可忍!"右武卫大将军握拳捶地,"末将愿率玄甲军,旬月之内定取林邑王首级!"满朝文武附和声四起,唯有魏征抚着白须沉默不语。李世民转动着腰间的玉佩,突然开口:"诸位爱卿,可知道林邑国离长安多远?"
三、圣心独断:皇帝的惊人反转
王德俭愣住了。他翻出舆图,手指沿着蜿蜒的红线划过:"回陛下,经南诏、过交趾,至少...至少要走半年!"李世民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林邑国的位置:"朕问你们,为了几句措辞不当的文书,让将士们跋涉万里,值吗?"
殿内鸦雀无声。李世民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深意:"你们看这火珠,"他拿起珠子对着阳光,幽蓝的光映在脸上,"能在千里之外送来如此奇物,可见林邑国是有心交好。至于文书..."他展开皱巴巴的国书,"你们看这字迹,横不平竖不直,倒像是孩童学字。"
四、暗流涌动:和平背后的惊心博弈
退朝后,魏征在御花园拦住李世民:"陛下慈悲为怀,但林邑国此举,恐有试探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