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之前长春跟启功先生聊书法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邓散木也用绘画笔写小楷,各位老师可以换一下画笔,然后配上硫酸纸临摹,效果应该会很不错的。”
于是,第二天,孙老师从家里拿来一些支老旧的画笔,还特意购买了一些硫酸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方还特意分一些给苏亦。
不过,苏亦谢绝了。
这年头,任何耗材都不便宜。
中山三器上的铭文,字数也不少,手不抖好行,一旦手抖,是相当废纸的。
而且,他也不需要弄这么精细。
研究室的老师想要临摹金文,那是研究需要,要跟论文放在一起发表,必须精准。
他纯粹就是体验。
拿着铅笔,当作绘画,就可以把这些金文,分毫不错的画下来。
当他弄完,研究室的老师都笑着说,他这是作弊。
苏亦笑道,“殊途同归,殊途同归。”
说着,拿出自己的“苏亦专用”印章,沾上印尼,啪的一下,就直接盖上。
几位老师见状,也都乐了。
“可以啊,小苏,大作完成了,要不要给我们研究室留下你的墨宝啊?”
苏亦哪里好意思,“曾老师,你别逗我了,就是儿戏之作,当不得真。”
“非也,非也,不说其他的,就冲中山王鼎上那么长的铭文,还有容老给你篆刻的印章,再加上你这个北大状元郎的名头,再过几十年,这幅作品就很有收藏价值。”
“啥?北大状元郎?”
“对啊,你研究生考试,可是专业上最高分的,要是参加高考,妥妥的状元郎啊。”
“这也行?”
苏亦哭笑不得。
谁也不喜欢被人夸啊。
于是,苏亦就把临摹好的铭文作品留了下来。
曾老师还郑重其事道,“改天有时间把它裱起来,悬挂在教研室。”
苏亦,“……”
容商二老这样的书法大家坐镇的教研室,悬挂自己的作品。
需要这样逗自己吗?
总的来说,在中大古文字研究室,跟随着诸位师长学习的日子,还是很舒心的,没啥任务,也没有学术压力,不需要考试,不需要上课,也没谁规定就要去什么文章。
喜欢干啥就干啥。
平时,抄抄书,练练字,读读书,小日子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