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杰将她葬在这里。当时已经改朝换代,百姓不敢为她立碑。
对于新会人来说,她必须葬于官冲村永安里。
用新会博物馆副馆长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当时环境很特殊,所以安葬得很仓促、很简陋,与一般的墓差不多,并非帝王级别的高规格陵墓,再加上多年来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修复工程,加上地处偏僻,渐渐淡出世人视线。”
现在,改革开放了,保护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其实,这是好事。
家乡有这样的历史遗迹,如果开发好了,不管是对文化还是旅游方面都是一个极好的宣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没有资金,又想要保护好墓葬遗址。
那应该咋办?
也简单。
给政策呗。
于是,苏亦说,“咱们县里面既然想要保护古墓,先把墓葬划出一块区域,然后围起来,此外,杨太后陵墓可以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领导有些失望,“才县级文保单位,有用吗?”
苏亦说,“肯定是有用的,除了宣传之外,对保护墓葬也积极作用,以后要人破坏墓葬的,就可以依法追究。此外,也可以提高当地群众的重视程度。”
副馆长有不甘心,“不能申请市级文保单位或者省级文保单位吗?”
苏亦摇头,“不太现实,杨太后陵墓的历史文化价值大于历史遗址的价值,想要扩大的群众的重视程度,就要提升它的知名度。”
大家点了点头。
“小亦,你继续说。”
“肯定要考究相关史料了,此外,可以把杨太后的生辰定为‘国母诞’!”
“国母诞?这个有什么用?”
“作用可大可小,类似于一个传统节日,如果县里面决定推广的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母诞肯定会发展到跟端午节差不多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各位领导不要小看民俗的力量,潜移默化之下,它确实会改变人民的习惯。”
前世,新会为推广旅游资源,还把她的生辰定为“国母诞”,也被誉为“五邑第一诞”,这个节日庆典,极为隆重。
祭拜仪式,有时候,都有好几万人参加。
前世,苏亦也参与过好几次。
挺好玩的。
搞好了,就像海南的三月三。
因此,对于这个节日,他印象深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