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史楼,一楼阶梯教室。
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就连过道上都坐满了前来听讲的学生。
不仅如此,就连教室外面,也都挤满了学生。
见到这一幕,有些好奇者,围观过来以后,不禁疑惑问道,“里面什么情况?谁的课?人那么多?”
“不是讲课,是徐苹方先生的讲座。”有人解释道。
“谁?徐苹方先生很出名吗?”对方疑惑。
“老兄,你不是历史系的吧?”有同学问道。
“不是,我哲学系的。”
“难怪,徐苹方先生都不知道。”
对方更加疑惑,“徐苹方先生很出名?”
“在我们历史系很出名,在你们哲学系,应该不太出名。”
“那徐苹方先生讲究是谁啊?”
听到这两人没完没了唠个不停,却车轱辘话来回转,始终说不到重点,旁边一个学生不胜其烦,“徐苹方先生是考古所的,元大都的主持发掘者。被历史系的学生邀请过来开讲座。”
问话的哥们恍然,感慨道,“你们历史系的学生可以啊,连考古所的大拿都可以邀请过来。”
回话的学生,却说,“我不是历史系的。”
“啥?”他的话把旁边的众人整不会了。
“哥们,你不会也是我们哲学系的吧?”
对方摇头,“我是地理系的。”
“可以啊,老兄的兴趣爱好挺广泛的,地理系都对考古感兴趣。”
地理系的哥们说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也要学历史地理学啊。可惜来晚了,只能在走廊围观。”
“可以啊,历史地理学,也算是你们历史系的分支了。”哲学系的学生望向最开始跟他搭话的学生说道。
然而,他又猜错了,对方直接摇头,“我中文系的,要是历史系的,怎么可能会围在外面。”
哲学系的哥们感慨,“一个普通的考古讲座,竟然会这么热闹,不可思议。”
“有啥奇怪的,这是古建筑保护协会主办的,前几天就开始在三角地还有大饭厅贴公告了。”地理系学生说。
“难怪这么多人,要是能够换个大一点的地方就好了。没有想到徐苹方先生的影响力这么大。”
“不是的,好多人都是冲着他们小师兄的名声来的。”
“啥?这不是徐苹方先生的讲座吗?跟他们小师兄有什么关系。”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