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的疑问,也依旧没有得到完全解答。
比如黎新叶她们几个中文系的姑娘就非常好奇,“好端端的,为什么永定门会被拆除?”
这就涉及到现代史料了。
苏亦望向王讯/冯石/孟先民/南育全,问,“你们四都是首都人民,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还别说,他们真知道。
四人商量之后,还是由废话最多的王讯来解答,“建国以后,关于BJ古城的保护各种观念都是在碰撞的,最后‘完全是服务于封建统治者的意旨’的观念占了上风,于是从那时起,BJ古城城墙及城门陆陆续续被拆除。1950年始拆永定门瓮城城墙,到1957年,永定门城楼和箭楼又成了“危楼”并且被认为妨碍交通,于是也被陆续拆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同学们惋惜不已,不断叹气。
历史就是一个轮回。
结果,到了2004年,政府启动了打造BJ中轴线人文景观工程,又拆除了永定门到南纬路两侧破旧低矮的房屋,露出了东西两侧坛墙,开始了永定门城楼复建工作。
不过复建的永定门比原永定门城楼小。永定门城楼也是十六座老城门中唯一被复建的“城门”。
那么永定门为什么会被复建呢。
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BJ中轴线”申遗。
1999年,王灿炽提案复建永定门。
第二年,古建专家王世仁提出《关于重建永定门的建议书》,理由很充分,说,“完整的中轴线代表了BJ的历史文脉。中轴线上的门、桥、枋、殿,就是文脉的标志,每处都记载着首都的历史变迁。城市失去历史标志,等于失去了记忆,保护好中轴线,也就是使后人不至于看到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
然后不断有专家学者写论文各种论证,有人提议复建,自然有人反对复建。
对此,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就是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反对复建的专家学者也不缺乏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样一来,就要召开论证会。
于是,03年的时候政府就开始专家座谈会,然后得出的结果,可以复建。
其实,复建与否对于民众来说,没啥影响,大部分人都乐意见到复建成功。
反对声音最大肯定是来自于学界。
然而,相关部门想要复建。
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