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父亲就是国画专业的老师。
之前,他跟许婉韵他们说,他父亲是美术教师,只是没有告诉他们是大学老师,不然,就更加好奇他为什么不子承父业了。
1958年,中南美专从武汉搬迁回广州,并改名广州美院以后,校址就一直在海珠江南大道中刘王殿岗上,也就是后世的昌岗校区。
就算70年跟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合并组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校址也没有改变。
昌岗校区距离广州站并不远,七八公里,公交车也就半个小时左右,不像北京站到北大还需要换乘两趟公交。
苏亦下公交的时候,他老子苏哲早早就等在公交站。
看到苏亦下车,满脸笑容应迎上来,“儿子回来了,累坏了吧。”
苏亦不装,“是的,累坏了,现在一步都不想动。”
苏哲说,“我都说要派车去接你,你还不让。”
苏亦指着前面自行车,“以后换四轮的再说。”
这年头,谁家的车不是自行车?
想要汽车,基本上就是单位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大领导才有的专用车。
当然,真要找一辆汽车,苏老师应该也是找得起的,但没有必要。
结果苏哲刚接过苏亦手中的行李,就一阵踉跄,“这都是啥啊,那么重?”
苏亦说,“书!”
“那么多书,不愧是我们苏家的大才子。”苏哲老师的说话风格就是这样浮夸。
然后开始把苏亦的书垒在凤凰牌单车后架绑起来,“我先把你把书拉回去,要是知道你的东西这么多,就应该找个三轮单车了。”
嗯,不愧是父子俩,跟苏亦在北大的时候都想到一块去了。
广美老校区校园不算大,苏哲跑了两趟,终于把苏亦两人带行李拉回去了。
78年的广州美院校园跟前世苏亦读书的时候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
跟北大不一样,广美没有那么文物需要保护,所以只要基建需要,都是可以拆除的,比如老校门,比如改成美术馆的原陈列馆,比如已经拆掉的交流馆,现在都仍旧存在。
实际上,苏亦对于昌岗校区也不太熟悉,他前世在大学城校区读书,这边已经用来当研究生院,也就是偶尔过来玩跟上一些专业课。
所以这个年代的美院老校区,对于他来说,同样也有吸引力。
跟燕园的复古中式建筑不一样,美院昌岗校区是5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