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朝廷里不光有袁崇焕,还有不少其他的将领,甚至好像几位先帝都有。
这大明,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啊……
明廷政事房参谋部。
孙传庭,兵部尚书文安之站在大明东南一隅地图前,根据各方汇总的消息,默默地将各方势力所在地标注好,认真地思量着此刻的形势。
此刻的参谋部中,别看几乎站满了人,却除了两位大佬之间的谈话外,连一丝其他的声音都没有。
大家都在等待两位大佬最后的决定。
就连楚河和三位帝王,目光也在地图和两位统率之间来回地扫视着。
参谋部的设立,是吸取了之前大明一些列战争经验,以及楚河的建议下设立的,目的就是摒弃其他干扰因素,纯粹地考虑军事方面。
别说其他的文官,就是皇帝也不能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瞎参与。
当然,除非帝王本身就是能力强悍的统率,否则,之前大明那一系列的经验教训还不够吗!
所以朱常洛,朱由检,朱由榔三位皇帝此刻虽然担忧,但也只能静静地等待。
文安之起初还有些迟疑,毕竟身旁可是站着几位皇帝,可随着孙传庭的镇定自若,他很快也进入了状态。
甚至还有些兴奋之意,这才是他这个兵部尚书,不,是整个大明军方该有的程式。
虽然最后的结论依旧需要皇帝首肯,但这个过程是真的爽啊。
不过此刻最重要的还是战略的制定,他还是有些担忧。
“孙大人,各地方能挡住清军的反扑我没意见,但咱们这里真的能挡住孤注一掷的吴三桂吗?”
“西北的战报中,吴三桂的军力十分强悍,丝毫不比满清的八旗军弱,这一路前进的路线和速度,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不是我灭自家威风,此时的明廷,除了拥有大西军班底的晋王战力不弱外,其他军队的实力绝对不是吴三桂的对手。”
听到文安之的话,众人立刻有些焦急地看向了孙传庭,尤其是原本明廷一方的人,毕竟他们现在是什么成色,自己太清楚了。
面对清军就是节节败退,连守城都做不到。
也就对付叛军还有那么点守城的底气,可这次面对吴三桂,如果对方真的丝毫不弱于满清八旗。
他们下意识地就认为不可能守得住。
这还是他们这些懂战事的人,要是那些文官也在的话,恐怕早就叫嚣着撤回周围所有的部队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