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志不仅是皇室宗亲,还是李希的嫡系,连这种人都对勤王之事拖拖拉拉,还能指望谁?
其实,李默鱼错怪了李显志,不是他不积极,而是他麾下的将领根本不上心。
南府军调不动,边军不听调,身边的亲信将领少,且都是东拼西凑的杂牌,李显志被李希逼着过来抢夺李默鱼的兵权,整合和排除异己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
现在的他,屁股还没坐热,实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虽然李显志号称可以指挥十一万周军,但实际真正能跟他一条心的不足三万。
而且,就这三万人,李显志也无法立刻拉走北上,没钱没粮。
战时状态,周军的粮草辎重一直是朝廷与地方合力供给,随着国都永安城丢失以后,朝廷那一份供应就失灵时不灵了。
绝大部分的粮草军饷供给都要靠地方,尤以中西部诸郡为主,包括泊州、凉州、肃州、银州、泉阳等地。
而这些地方的州府大员恰恰是边军一系,或者是曾经李戴士留下来的高士良臣。
李希上台后对这些旧臣全力打压,凡是反对他的,便胡乱按个罪名迫害,严重的被抄家弄死,碍眼的全都赶到了西部诸郡,给个县令知府当当,被排除在中央权力中枢之外。
这些人不会恨大周,李默鱼做三军统帅与胡人作战时,人人全力以赴支持,可他们怎能不恨李希?
勤王?
何不去死呢?!
这就尴尬了,李默鱼与李显志勤王的口号喊了十天,居然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反而等来了李希的钦差大臣,山南王李修澜。
李修澜也很尴尬,刚刚意气风发的离开了赤霞关,还没走多远便听说突然冒出来的一股玄甲军攻占了大散关,出行的目的地还未到,却已经先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于是他干脆又回了赤霞关。
老王爷意图说动赤霞关守将范鑫火趁玄甲军立足未稳,反攻大散关,苦口婆心说了两日,范鑫火忽然称病找不到人了。
李修澜气的满城大骂,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只得灰溜溜的离开了赤霞关,打算到了凉州城再说。
可没想到凉州的情况比赤霞关也好不到哪里去,李修澜直接病倒,第二日便一命呜呼。
“不知道门主怎么看这事儿,我是没啥可说的。”
被派到大周巡视了一圈的千方越回到宗门,一脸的嫌弃,他不想去,无奈山门外面一帮嚎丧的,成天哭哭啼啼,实在不成体统。
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