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他们就会改变想法了。”
\n
赵永平的脸色依然深沉,“但到了那时候,这些孩子就大了,就读不了书了呀!”
\n
李一程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只能尊重。越是强求,反而适得其反。”
\n
“是啊!只能顺其自然。”
\n
赵永平捋着胡子,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为那些不能上学的孩子惋惜。
\n
房子修好的第三天,县里的衙役送了三名想要来望山村教书的秀才来。
\n
当初曾明川写给县令王开济的信中道,希望他帮忙在县城和各个村子里张贴一张告示,告示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张招聘启示。
\n
招聘的内容是,望山村的学塾需要一名夫子,要求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秀才以上功名,为人踏实肯干,无不良嗜好,有教书经验的优先。待遇是一年十五两银子,如果路远回不了家,可以提供居住的房子。如有意向者,可去嘉阳县衙门报名。如果只有一人报名,直接聘任,如果有两人以上报名,则需要考试,择优录取。
\n
之所以让应聘者去衙门报名,曾明川是存了小心思的。
\n
一个是衙门能够核对他们秀才的身份,不会让有心人欺骗,一个是去衙门报名,那些心术不正的、有前科的人肯定是不敢去的。
\n
曾明川以为能找到一个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下子来了三个。
\n
来的三个人都是秀才功名,两位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位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n
三人都是中等身材,穿着圆领长袍。
\n
两个年轻人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有几分书生气质。而那位中年人,一眼看上去仿佛是位庄稼汉,略微黝黑的面容,稍嫌粗糙的双手,只有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