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清晨被薄雾笼罩,鱼市场却早已人声鼎沸。不同于往日的喧闹,今天的海鲜交易区异常安静,所有档口的老板都齐刷刷盯着电子屏——星宁集团旗下翡翠岛监狱食品厂的最新拍卖即将开始。
“各位,今日首拍的是翡翠岛特供帝王蟹,每只均重3公斤,活水运输!”拍卖师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全场。台下瞬间沸腾,老字号“海味轩”的老板霍启山直接举起标牌:“十万港币!我全包了!”他身旁的竞争对手冷笑:“霍老板,胃口别太大,我们珍宝海鲜酒楼还等着给VIP客户供货!”
这场激烈的竞拍,源于翡翠岛监狱海鲜的口碑炸裂。不同于普通养殖场的流水线作业,岛上囚犯在狱警监督下,采用古法生态养殖:每只帝王蟹都有专属生长区域,食用天然海藻;龙虾养殖池的海水每六小时循环一次,确保水质堪比深海。更关键的是,智能溯源系统让每一份海鲜从捕捞到上桌的全过程都清晰可查,彻底杜绝偷工减料。
“这批翡翠岛的鲍鱼,肉质紧实得像果冻!”港城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陈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品鉴视频,镜头里,溏心鲍鱼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以前总担心供应商以次充好,现在有星宁的监狱直供,品质稳得离谱!”这条视频点击量破百万,评论区全是求购链接。
内地市场的反响同样热烈。天猫平台上,“翡翠岛海鲜礼盒”开售即秒空。上海白领林悦拆开包裹,对着直播镜头展示鲜活的梭子蟹:“看这蟹钳,还在动!冷链运输连冰块都没化,这新鲜度绝了!”弹幕疯狂刷屏:“求补货!”“原来监狱生产的海鲜才是YYDS!”
与此同时,翡翠岛监狱的食品加工厂内,流水线上的囚犯们愈发熟练。前澳城赌场荷官阿珍戴着卫生手套,将三文鱼切成完美的厚片,每片误差不超过0.5毫米。“以前在赌场洗牌,现在切鱼,”她自嘲地笑了笑,“不过这里至少不用提心吊胆。”质检区的智能机器扫描着每一份产品,一旦发现瑕疵,立刻发出警报。
利润的雪球越滚越大。星宁集团的财报显示,翡翠岛海鲜业务单月营收突破2亿港币,利润率高达45%。更妙的是,这种“监狱特供”的标签反而成了品质保证——消费者们戏称:“敢偷工减料?信不信让囚犯用铁锹教你做人!”
港城商界暗流涌动。以往垄断海鲜市场的家族企业坐不住了,他们联名向政府投诉:“星宁利用监狱劳动力,属于不正当竞争!”但民众的舆论一边倒:“人家明码标价,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