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阳光透过环保大厦的落地窗,在会议室的长桌上洒下斑驳光影。我轻点鼠标,银行账户里刚到账的500亿日元闪烁着数字光芒,经过汇率兑换,这笔资金化作近30亿人民币,足够在贫困地区掀起一场改天换地的变革。
"沈总,教育部和卫生部的对接人已经到了。"助理小林轻声提醒。我整理了下西装,推开会议室大门,只见来自甘肃、贵州、云南等地的地方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眼中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各位,这笔钱的用途只有一个——改善民生。"我将项目计划书推到众人面前,"我们计划在全国贫困地区修建120所希望小学,每所学校配备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建设80个医疗中心,配备基础诊疗设备和远程医疗系统;同时还要打造50个智能农业培训基地,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
贵州省教育厅的张厅长激动地说:"沈总,我们那里很多孩子还在漏风的教室里上课,这下可算是盼到希望了!"我点点头:"不仅要建学校,我们还会从星宁教育基金抽调优秀教师进行支教,并且为每个学校配备智能教学系统,让山里的孩子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项目迅速落地。工地上塔吊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我特意安排了星宁建筑团队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这种从德国引进的先进工艺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质量有保障。每所小学的设计都融入了当地特色建筑元素,既美观又实用。
医疗中心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我们与国内顶尖的医疗器械厂商合作,为每个医疗中心配备了数字化诊疗设备。更重要的是,通过星宁科技研发的5G远程医疗系统,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一线城市专家的诊断。在云南某医疗中心,一位患有心脏病的老人通过远程会诊得到了及时治疗,他的儿子特意发来视频感谢:"沈总,您这是救了我爹的命啊!"
智能农业培训基地则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引擎。我们从以色列引进了滴灌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的AI种植系统,让贫瘠的土地也能种出高产的农作物。在甘肃某基地,村民们围着技术员学习如何种植有机蔬菜,一位大嫂笑着说:"以前种庄稼全靠老天爷,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心里踏实多了!"
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这笔善款使用的讨论热度不减。#500亿日元改变贫困地区#的话题阅读量突破70亿,网友们通过星宁公益平台实时关注项目进展。有人制作了对比图,左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