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25日下午五点,杭城的暮色渐浓,沈知意蜷缩在卧室雕花窗前,二叔寄来的电脑在膝头散发热意。屏幕上,星火计划的收支数据与各地反馈信息不断刷新,而她的思绪却被父亲上午的话勾向千里之外的京城——大伯任职区长,大伯爷曾是战功赫赫的元帅,如今在四合院里安享晚年。
“叩叩——”沈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小姑娘抱着一摞信件探进头,“阿姐,又有二十封感谢信!还有……”她神秘兮兮地晃了晃手中的红皮信封,“大伯从京城寄来的特快专递!”
沈知意猛地坐直身子,接过信封时指尖微微发颤。泛黄的信纸上,大伯的字迹苍劲有力:“知意贤侄女生见字如晤。闻你于杭城创办星火计划,助寒门学子边读边工,此等善举令我心潮难平。你大伯爷阅信后亦感慨万千,直言沈家后辈当如此心怀天下……”
信笺滑落时,一张黑白照片飘出。照片里,年轻的大伯爷身着戎装,目光如炬地站在阅兵场上,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沈知意轻抚照片,想起父亲讲述的故事——大伯爷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又投身国防建设,将毕生心血献给国家。如今,这份家国情怀竟在商业领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阿姐,大伯说什么?”沈宁凑过来,眼睛盯着照片里威风凛凛的军人。沈知意将信件递过去,轻声道:“大伯爷想见见我们,还说星火计划若是遇到难处,尽管开口。”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空,突然意识到,沈家的荣耀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责任与担当的传承。
次日清晨,沈知意带着沈宁登上开往京城的列车。老式绿皮火车轰隆作响,车厢里挤满了返乡的旅人。沈知意倚着车窗,望着窗外掠过的北方平原,脑海中勾勒着星火计划的新蓝图——若能在京城设立分部,依托大伯的人脉资源,或许能将项目推广到更多贫困地区。
三日后,沈家四合院的铜环门环在叩击声中轻晃。沈知意仰头望着朱漆大门上斑驳的岁月痕迹,手心微微出汗。门开时,一位身着藏青色中山装的老者出现在眼前,虽然两鬓斑白,却仍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就是知意?”大伯爷的声音低沉有力,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搭在她肩头,“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格局。”他领着姐妹俩穿过垂花门,院内的腊梅开得正盛,暗香浮动间,墙上悬挂的军功章与书法作品相映成趣。
书房里,大伯早已铺开京城地图。“我和你大伯爷商议过,”他用红笔在城郊画了个圈,“这里有间闲置的厂房,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