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日渐圆润的身形,赵雅兰不禁感叹,照这样下去,怕是要胖上十多斤了。
在这时光交错的世界里,赵亚楠既有对过去世界的思念和愧疚,又有对当下生活的眷恋和满足。她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也憧憬着未来与家人的幸福时光,在这古代的生活中,努力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美好。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王爷早已将开医馆的事提上了日程。二月底,他派人精心修葺了那座小院。小院前方新支起了一座大大的凉亭,古朴雅致,既可让患者候诊时休憩,又能增添几分清幽之境。王爷还特地派工匠寻来了许多存放药材的器具,药柜、药斗等一应俱全,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两个小丫鬟将院子仔细收拾了一番,原本赵亚楠居住的屋子,王爷打算一间给雅迪住,一间给二哥住,让他们能安心在此行医问诊。后院原本住着的书生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全部转移到了对面的小院,与何三他们住在一处。
三月初,王爷派阿武前往山里,将二哥和雅迪接了过来。他们此次下山,带来了满满一马车的东西,其中有他们平日里日夜研读的医书,还有那一套套精致的银针。令人惊喜的是,师傅也一同前来,还带了大包小包的药材和医书。
一进小院,师徒三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只见小院布置得井井有条,药香隐隐,器具摆放有序。如今,这医馆就只差取个名字,挂上牌匾,便可正式开张营业了。想到即将开启的新旅程,师徒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之光。他们知道,这里将是他们施展医术、救死扶伤的新起点,也是他们追逐梦想、传承医术的新家园。
二哥、哑弟和师傅三人经过一番热烈的商议,最终为医馆定下了一个朴实又接地气的名字——百草堂。他们深知自己作为初入医道的新人,经验尚浅,便不追求那些如“回春堂”“仁寿堂”般高大上的志向,只盼着能从医治老百姓常见的头疼发热等小病入手,逐步积累经验。
论起医术,二哥自然比哑弟更为精湛。不过,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热病症,哑弟也能应对自如,手到病除。只是二哥虽医术高超,却也着实缺乏临床经验。吴老爹想着自己在家闲着也是无事可做,而且此时山上刚刚复苏,草药还不算多,便决定先到百草堂帮衬着两个徒弟,给他们打打下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他希望能和徒弟们一起努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医馆里,吴老爹负责抓药、配药,两个徒弟则专心看病问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