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景辉听得重重点头,喉间滚动着说出“一定不负””
凉亭外的风掀起檐角铜铃,赵亚楠望着他们腰间晃动的贡士腰牌,忽然想起初见时他们来茶庭的窘迫模样。如今少年们衣袂飘飘,倒像真的要乘着这春风直上青云了:“殿试在即,回去安心复习功课吧。”她从竹篮里拎出三个油纸包,里面是李婶新烤的茯苓饼,“若得了空,便多去茶庭逛逛,别学景辉总把《茶经》当圣贤书读——”见孙景辉耳尖通红地要辩解,又笑着摆手,“待你们穿上官靴那日,姐姐自会备下新茶,听你们讲朝堂外的月光是否比茶庭的更亮些。”
目送三人背影消失在青石板巷口,赵亚楠指尖抚过石桌上未收的茶盏,盏底还沉着几片舒展的龙井。或许该让徐掌柜多备些粗瓷碗了,这茶庭的桌椅,从来都该为那些眼里装着星辰的少年人,留半席容身之地。
这天下寒门子弟如过江之鲫,她纵有满腔热忱,也不过是萤火之光,哪能照亮所有人的路?但这一方茶庭,倒成了她能托举的小小方舟。青砖铺就的柜台、粗陶盛着的茶汤,都能化作寒门书生半工半读的立锥之地。
望着三位书生渐行渐远的背影,茶庭的木桌缺了他们伏案的身影,倒显得空荡起来。是时候再寻些眉眼清亮的少年了,让这方小小的天地,继续承载更多求学的热望。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仿佛在应和她心底的盘算——或许明日就该让徐掌柜在门口贴上招人的告示,茶水要添新的,桌椅也该再修一修了。
三位书生的际遇,像一盏明灯点亮了赵亚楠的思绪。茶楼上那些原是为贵客陪客准备的雕花包间,如今已被改作餐室,雕花木窗映着碗碟叮当,倒也热闹。她倚在朱漆廊柱旁,忽生一念:茶庭二楼东侧两间闲置的包间,窗明几净却鲜少有人问津,何不将其改造成读书之所?
若将鎏金屏风撤去,换上檀木书架,再摆上成套的笔墨纸砚、线装的四书五经,这古雅的厢房便能化作寒门学子的“藏书阁”。买不起书的少年们,可在此翻阅典籍、研习文章,累了便临窗而坐,品一盏新茶提神。书香混着茶香,砚台墨痕与青瓷茶渍相映,既能为学子们提供一处求知之地,又能让茶楼浸染几分墨韵书香,倒比单纯的餐室更添风雅。如此一来,茶庭便不再只是歇脚饱腹之处,更成了寒门子弟追逐功名路上的一处温暖驿站。
喜欢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