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叶卓然深以为然,心态很快放平。
而司彦听完,犹豫了片刻,选择……加入苏润阵营,共讨梁玉。
梁玉腹背受敌,也没心思管文章写没写对,自顾自地在地上左右翻滚。
他哈哈大笑,挣扎着往外逃,还对其余人呼救。
谢天恩没见过这架势,惊讶过后打算去拦,却被徐鼎拦住了:
“公公,不用管,让他们闹。”
闹完了,璨之就没事了。
果然,折腾完,梁玉彻底消停。
谢天恩松了口气,命人悄悄把做好的鱼端下去,然后才招呼六人吃饭。
心境平和,六人边吃饭,边探讨破题方向。
别的题都好说,大差不差。
主要分歧,还是在那两道难题上。
【二】这道四书文,苏润和司彦想到一起,也就没什么讨论的了。
其余人虽然说答跑偏,也是锁定了这个‘二’字去作文的。
只要能自圆其说,无非就是得分高低的问题罢了。
至于那幅画,众人就答得五花八门了。
比如徐鼎。
他从《小雅·鱼藻》论述,答得是君贤民乐,借古喻今,歌颂熙和帝仁德爱民。
张世和叶卓然则分别从《小雅·鱼丽》和《小雅·南有嘉鱼》确认出处,一个答了‘天人合一’,一个答了‘礼制’。
至于方才干嚎的梁玉?
他答得的确离谱了些。
他认为那两条鱼一黑一白,乃是一对夫妻,故从《齐风·敝笱》中引用。
然此诗揭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道德伦理问题。
幸好梁玉大脑健在,没真的写情情爱爱,而是以此为隐喻,过渡到了法纪的严密性。
虽说离谱是离谱,但勉强说得过去。
玉泉六子中,除了苏润之外,只有前些日子被柳玉成提议‘修心’的司彦,因祸得福,答对了方向。
对此,连苏润都很好奇。
他开挂他知道,但司彦是怎么想到的呢?
五双眼睛齐刷刷扫来。
司彦放下筷子,缓声解释: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言:阴,暗也;阳,明也。”
“那两条鱼一黑一白,彦以为正合这阴阳之道。”
“前些日子,柳夫子恰让彦读了《庄子》,其中提到过:《易》以道阴阳。”
“彦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