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捆干草,被周瑜赞为“军中活算盘”。
战后论功行赏,孙权要封吕范为裨将军,他却推辞:“我无战功,不敢受封。不如让我去治理鄱阳郡,那里盛产铜矿,若能好好经营,可为江东铸更多铜钱。”
孙权依了他。
吕范到鄱阳后,不仅整顿铜矿,还修水利、劝农桑,一年之内就让郡府粮仓堆满了粮食。
百姓们都说:“吕大人来后,咱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建安二十年,吕范回建业述职,孙权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看着吕范鬓边新增的白发,孙权感慨道:“子衡为江东操劳多年,该歇歇了。”
吕范却从袖中掏出一本新账簿,上面记着江东各地的物产、人口、赋税:“主公,这是我编的《江东治理策》。如今根基已稳,该考虑长远之计了。”
夕阳下,两人并肩走在朱雀大街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吕范知道,自己这杆“算盘”,还要为江东算很久很久,算粮草,算人心,也算一个属于孙权的天下。
黄武元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朝堂之上,吕范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成了为数不多能参与军政要务的重臣。
此时的他已年近六旬,腰背微驼,却依旧每日捧着账簿,只是上面记的不再是粮草数目,而是江东的边防要塞与各国虚实。
“曹魏在合肥增兵五万,夏侯尚的战船停在巢湖,看这架势是想南下。”吕范指着地图上的标记,声音虽缓,条理却清晰,“咱们得在濡须口加派战船,再从鄱阳调三万石粮食过去,以防持久战。”
孙权点头:“就按你说的办。只是濡须口的守将周泰性子急躁,怕是镇不住场面。”
“我去。”吕范放下账簿,“我与周将军共事多年,他信得过我。”
众臣都吃了一惊——吕范虽久在军中,却极少亲自领兵,如今要去前线,实在让人担忧。
老将程普劝道:“子衡,你是文官身子,何必去受那风霜之苦?”
“如今是用人之际,哪分什么文官武将?”吕范笑了笑,“况且我带了这个。”
他掏出一本小册子,上面记着夏侯尚的用兵习惯、曹魏军队的粮草周期,甚至连夏侯尚偏爱的战船型号都写得清清楚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抵达濡须口的当夜,吕范就带着小册子登上战船。周泰见他来了,又惊又喜:“吕大人怎么亲自来了?”
“来给你当账房先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