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老翁披蓑垂钓,江水泛着青灰的波光,竟比寻常凤凰纹多了几分清劲之气。
“大胆民女!竟敢篡改纹样!”亲卫队长拔剑相向,寒光映在孙茹脸上。
她却不急不缓地展开锦缎:“都尉要凤凰纹,原是为彰显威仪。但曹操使者自北方来,见惯了金戈铁马,不如以江景示之——庐江虽偏,却有这等山水风骨,正合曹公‘周公吐哺’的气度。”
话音未落,李术已掀帘而入。
他盯着锦缎上的孤舟看了半晌,忽然抚掌大笑:“好个‘寒江独钓’!
这老翁钓的不是鱼,是天下吧?”他指尖划过孙茹的鬓角,“你这小女子,倒比账房先生懂权谋。”
孙茹侧身避开他的触碰,将锦缎卷好:“都尉若满意,还请依约付清前三月的欠款。织工们等着米下锅呢。”
李术眯起眼,忽然从袖中扔出块令牌:“去库房取五十石米,再带十匹云锦。”
他看着孙茹的背影,“明日随我去驿馆,给曹公使者解说这纹样——若是说得好,往后庐江的官用锦缎,都归你织。”
当夜,孙茹在灯下将寒江独钓的纹样拓在桑皮纸上。
孙翊趴在案边,看着她用朱砂在孤舟旁点了个极小的标记,那是孙策军中传递军情的暗号:“阿姊,你真要帮李术?”
“不帮他,咱们活不过今冬。”她将拓纸折成细卷,塞进中空的竹制织梭,“但有些事,总得有人做。”
次日清晨,驿馆的铜镜映出孙茹一身月白襦裙。
她随着李术走进正厅,见曹操使者正把玩着那卷寒江独钓锦。
使者鬓边染霜,目光锐利如鹰,正是以洞察人心着称的谋士刘晔。
“这江景织得好。”刘晔指尖点着孤舟,“只是老翁的鱼竿,为何是斜的?”
孙茹垂眸答道:“江面有风,竿斜方能定线。就像乱世之中,看似歪斜的步子,或许才是正道。”
刘晔眼中精光一闪:“姑娘这话,倒像江东人士的口吻。”
“家父曾随孙坚将军征战,教过民女些军中道理。”孙茹抬手理了理鬓发,耳坠上的银铃轻响,“比如这织锦,经纬交错方能成形,就像诸侯并起,终要归于一统。”
李术在旁听得心惊,正要喝止,却见刘晔已抚掌大笑:“好个‘经纬交错’!孙姑娘可愿随我去许昌?曹公那里,正缺你这般巧手慧心的女子。”
孙茹抬头时,正撞见刘晔眼中的试探。
她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