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治温顺。
“朱治,过来。”帐外传来粗豪的声音,正是孙坚。
他身披明光铠,手里捏着块干粮,“明日去打襄阳,你跟着孙策去夺城门,敢不敢?”
朱治心头一跳,放下毛刷单膝跪地:“敢!”
孙策在旁拍他肩膀:“朱大哥力气大,明日跟我冲在前头,夺了城门给你记头功!”
这年孙策才十六,却已生得虎背熊腰,说话时带着少年人的爽朗。
次日拂晓,攻城战打响。
朱治提着短刀跟在孙策身后,踩着云梯往上爬。
城上滚石如雨,他见一块巨石砸向孙策,猛地扑过去将人推开,自己却被碎石擦破了胳膊,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
“谢了朱大哥!”孙策反手一刀劈落两个守兵,大喊,“快上来!”
朱治咬牙攀上城头,短刀翻飞,专挑敌人下三路招呼。
他种过田的臂膀有使不完的力气,一刀劈在敌兵腿弯,听得“咔嚓”一声脆响。
混战中,他瞥见孙策被三个敌兵围住,立刻扑过去从背后撞翻一人,两人背靠背杀出重围。
“好小子,够劲!”孙策笑着抹了把脸上的血,“回头让我爹给你升伍长。”
可孙坚没能等到攻克襄阳。
一个月后,他在岘山追击黄祖时中了埋伏,被流矢射中咽喉。
消息传来,全军恸哭。
朱治见孙策伏在灵前吐血,默默递上一块麻布:“少将军,保重身子。”
孙策攥着麻布,眼里血丝密布:“朱大哥,我爹不在了,以后你跟着我。”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朱治已升为别部司马,跟着孙策在丹阳募兵。
当地豪强祖郎拥兵数千,夜里突袭营寨。
朱治正在巡营,见火把如潮涌来,立刻敲响警钟,顺手抄起一根长矛。
“守住营门!”他大吼着挺矛直刺,矛头穿透了一个贼兵的胸膛。
身后的士兵被他的气势鼓舞,纷纷举盾列阵。
激战至天明,贼兵退去,朱治浑身浴血,矛尖都崩了口。
孙策拍着他的背:“若非朱司马,咱们今晚就成了祖郎的刀下鬼。”
他取出一方印信,“丹阳都尉之职,非你莫属。”
朱治接过铜印,入手沉甸甸的。
这年他三十岁,已从盐渎的农家子,成了手握兵权的将官。
可他望着营外连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