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计策果然奏效。
火光照亮江面那晚,孙登亲自掌舵,小船在火海中穿梭,额头被流矢擦破了皮,却始终没松手。
战后陆逊向孙权报功,特意提了太子的勇毅,孙登却把功劳都推给了士兵:"是他们不怕死。"
回师途中,船队遇到风暴,有艘运粮船翻了。
孙登第一个跳下水救人,在浪里拖出三个士兵,自己被冲到芦苇荡里,高烧了三天三夜。
醒来时,看到床边堆着百姓送来的草药,他挣扎着要起身:"告诉他们,粮食找到了,不用送东西。"
那时二弟孙虑刚封建昌侯,仗着孙权宠爱,在府里养了一群斗犬。
有次斗犬咬伤了路人,孙登直接带人闯进去,当着孙虑的面打死了恶犬:"你是皇子,该护着百姓,不是让他们怕你。"
孙虑哭着去找孙权告状,老父亲却让他给大哥磕头:"登儿说得对,皇家的威严,不是靠恶犬挣来的。"
孙登的东宫渐渐成了清流汇聚之地。
他招纳了诸葛恪、张休、顾谭等才俊,却从不搞党争。
有次顾谭和鲁王孙霸的属官起了争执,他把两边叫来,只摆上棋盘:"棋局有输赢,兄弟无胜负。你们忘了,棋盘外还有万里江山?"
他常微服出巡,不带侍卫,只穿件青布衫。
在会稽看到有县令强占民女,当场就解下腰间的太子印:"我是孙登,你这官,当到头了。"
押解县令回京时,百姓拦在路上,给他塞来一篮杨梅,说:"太子尝尝,这是自家种的,甜。"
赤乌四年的秋天,建业城飘起了早霜。
徐夫人被废的消息传来时,孙登正在主持太学的开学典礼。
他手里的《论语》掉在地上,却没去捡,只是让博士们继续授课,自己转身回了东宫。
关起门来,他对着徐夫人的画像跪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
张昭来劝他:"陛下有陛下的难处,你是太子,不能倒下。"
孙登抬起头,眼睛布满血丝:"老师,连养育之恩都不顾,还怎么谈仁政?"
他最终还是去向孙权请罪,却在奏章里写:"若母亲有错,儿臣愿代受责罚。"
孙权把奏章撕了,骂他"迂腐",却也没再追究徐夫人的罪责。
只是从那以后,父子间仿佛隔了层薄冰。
更让他忧心的是,二宫之争的火苗已经点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