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出生时,孙权小心翼翼抱他的样子。
那时的他,眼里还没有后来的江山,只有初为人父的温柔,笨拙地学着给孩子换尿布,逗得满宫侍女都笑。
嘉禾元年的春天,周彻病倒了。
起初只是咳嗽,后来竟咳出血来。
缠绵病榻时,孙权每日周妃:“性贤淑,有智识,侍奉吴主二十余年,未尝有过。”寥寥数语,藏尽了她在吴宫的岁月。
但建业城的老人们记得的,远比史书上的文字更鲜活。
他们说,那位周妃总爱在暮春时节,带着宫女去护城河旁撒鱼食。
那时的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岸边的桃花落下来,飘在水面上,像极了庐江郡将军府廊下的光景。
有次太守的女儿路过,见她蹲在石阶上,裙摆沾了泥,还以为是哪家的平民女子,直到看见她鬓边的珍珠步摇,才惊觉是宫妃。
周妃却笑着递过一把鱼食:“来,试试?这鱼儿通人性呢。”
他们还说,周妃的琴弹得极好。
有一年上元节,建业城张灯结彩,她在摘星楼弹琴,琴音顺着风飘到街上,连卖糖画的老汉都停下了担子。
有人说那是《凤求凰》,有人说那是《广陵散》,唯有曾在庐江听过她弹琴的老兵说:“都不是,那调子像极了周瑜将军当年在军帐里吹的笛音,温温的,却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周妃走后的第三年,孙权下旨,在城西的古琴台旁建了座“清风阁”,取的是她那把琴的名字。
阁里没放别的,只摆着一架桐木琴,琴尾刻着半片枫叶——那是周瑜当年从洛水边捡的木料,周彻嫁入吴宫时带在身边,说“见琴如见兄”。
孙登常去清风阁。
有时是独自一人,坐在琴台前发呆;有时带着太子妃,讲母亲教他辨认五谷的故事;有次甚至带着刚会走路的幼子,指着那架琴说:“这是祖母的琴,她弹的曲子,能让人心安。”
嘉禾六年,孙登病逝。
临终前,他握着孙权的手说:“儿臣不孝,不能再陪父皇了。只是记得母亲说过,百姓的事比天大,父皇要多想着他们。”
孙权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忽然想起周彻当年教孙登插秧的模样,老泪纵横。
后来,孙权又立了新的太子,可总在深夜独自去清风阁。
他不懂琴,却总摸着那架桐木琴,仿佛还能听见周彻的琴音。
有次宫女送茶进去,见他对着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