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酸。
孙权卸了朝服,只穿件月白中衣,坐在案前翻看她带来的书籍。
他拿起一本《女诫》,翻了两页又放下,拿起《诗经》,最后竟拿起兄长送她的琴谱:“你会弹琴?”
“略通皮毛。”她小声答,指尖绞着衣角。
他忽然笑了,那笑容冲淡了眉宇间的英锐,像春风拂过冰封的江面:“明日我带你去看城西的古琴台,那里的桐木,是当年楚庄王用过的。”
那一夜,周彻枕着陌生的锦被,听着窗外宫人的脚步声,第一次明白,所谓婚姻,原是要把两个陌生人的日子,慢慢过成同一个调子。
就像她带来的琴,总要在新的房间里,弹出合时宜的音。
建安十三年的冬天,建业下了场大雪。
周彻正坐在暖阁里教侍女们绣寒梅,窗台上的炭盆燃得正旺,把青瓷瓶里的腊梅烘得愈发香了。
贴身侍女春桃掀帘进来,脸色发白,手里的铜炉差点摔在地上:“夫人,前厅出事了——主公把长史张昭的奏疏摔了!”
周彻捏着绣花针的手顿了顿,针尖刺破了绢帕。她知道张昭为何上奏。
上个月,兄长周瑜在赤壁烧了曹操的战船,江东上下都在欢呼,唯有张昭连日上书,说要趁曹操新败,赶紧遣使许昌议和。
“备些热茶,我去前厅看看。”她起身时,鬓边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细碎的声响在寂静的暖阁里格外清晰。
前厅里果然气氛凝重。
孙权背对着门口站着,手里攥着一卷竹简,指节泛白。
张昭跪在地上,花白的胡子上沾着雪沫,声音发颤:“主公!曹操虽败,根基未动,若此时逼得太紧,恐遭反噬啊!江东子弟经不起再一场大战了!”
“反噬?”孙权猛地转身,眼睛里像有火在烧,“我江东子弟在赤壁流的血,难道是白流的?公瑾在前线拼杀,你却在这里说要议和?”
周彻端着茶盘走进来,脚步轻得像雪落。
她先把一盏热茶放在孙权手边,茶盏是汝窑的白瓷,烫得他指尖一缩,怒气似乎也消了些。
又给张昭换了杯新茶,茶水里飘着两片梅花瓣:“张长史冒雪前来,定是冻着了。这茶是用去年的梅花熏的,暖暖身子吧。”
张昭一愣,看着眼前这位总是低眉顺眼的周夫人。
她嫁入吴宫五年,从未在朝堂上发过一言,平日里只在后院弹琴绣花,连宫宴都很少出席。
可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