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之事,不敢妄议。”她知道步练师的心思——此人虽无大才,却也懂得明哲保身,不愿与她为敌。
日子久了,徐氏倒也乐得清闲。
她在宫中开了间书斋,收集天下典籍,有时也教皇子们读书。
三皇子孙和聪慧过人,最得她喜爱。
有次孙和问她:“母后,父皇为何总不来看您?”
徐氏抚摸着他的头,笑道:“你父皇是天子,要操心的事太多。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帮你父皇分担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从不说孙权的不是,也从不抱怨深宫寂寞,那些委屈与不甘,都被她酿成了书斋里的墨香。
嘉禾三年,吕壹因构陷江夏太守刁嘉,被顾雍弹劾。
孙权虽震怒,却念及旧情,只将他贬为庶民。
徐氏得知后,让人送了坛酒给吕壹。
吕壹以为她是来羞辱自己,打开酒坛却发现里面是满满一坛铜钱,还有张字条:“当年你贪墨的军饷,折算成铜钱,正好这些。念在你曾为吴效力,好自为之。”
吕壹看着那坛钱,忽然吕壹看着那坛钱,忽然瘫坐在地。
他这才明白,徐氏从未真正忘记当年之事,却也从未想过赶尽杀绝。
帝王家的恩恩怨怨,在她这里竟藏着这样一份清醒的宽厚。
他对着建业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连夜带着家人离开了江东,从此隐姓埋名,再未出现。
此事传到孙权耳中时,他正在批阅孙和的课业。
见那少年在《孙子兵法》的批注里写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字迹颇有徐氏的风骨,他忽然叹了口气:“终究是她看得透彻。”
那年冬天,建业下了场罕见的大雪。徐氏的书斋里却暖意融融,她正与孙和讲解《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却终败于刘邦之手,为何?”她指着书页问道。
孙和思索片刻:“因他刚愎自用,不善纳谏。”
“不止于此。”徐氏摇头,“他忘了初心。起事时为‘诛暴秦,安天下’,可入咸阳后却烧杀抢掠,与暴秦何异?”
她抬眼看向窗外,雪花落在梅枝上簌簌作响,“做任何事,都不能忘了为何出发。”
孙和似懂非懂,却将这话记在了心里。
后来他被立为太子,每当处理政务犹豫时,总会想起书斋里的那场雪,和徐氏说这话时平静的眼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