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陆曾经最大的商业机构一直很感兴趣。
原来,东海商会已经存在70多年,当年是由十几个地方商会联合组建而起。因为神圣帝国地域辽阔,30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几百个数十万人口的小城,物产丰富,各地特色也有很大差别,正好互通有无。
起初,大家只是定期聚会,共商货物交易之类的经营事务。后来发觉,每一次交易都要结算,而金银运送麻烦,且神圣帝国不少地方盗匪不绝,安全问题也令人很头疼。加上不同商家,生意做大后,就必须向外拓展业务,而每进入一个新的地区都不得不派可靠的人建立经营场所,结果是生意还没铺开,前期成本就花出去一大笔钱,况且可靠的人终究有限,想要拓展十分不便。
于是有人提议由平时生意往来较多的十几个地方商会,共建一个全国性的商会。
由商会代表在20多名长老中共同选出6名资深长老组成的长老会总负责,另有7名总执事,分别负责财务、采购、通信、车船、监督、库房、护卫等具体事务。姜家姐弟的父亲姜品就是东海商会长老兼苍山库房的总执事。还在帝国3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华国、海西国、南海城、萨国、威国、鹰堡等大邦国都设立了分会或分支机构。方便了入会商家随时了解各地商品销售情况和百姓购物需求,相互推荐各地特色产品,也便利了商家之间的结算,不用担心货款拖欠或是恶意赖账。
时间一长,负责财务结算的总执事就发觉,账上始终有不少钱剩下。原来,采购的商家需要付一定比例的款到商会的公账,卖货的商家一般要将货交出一部分后,才能从商会的公账上得到拨款。再后来,随着商会的信誉越来越好,卖货的商家往往也需要买货,也就不再急着取走货款,时间长了,商会的公账上的钱也越来越多。资金肯定不能闲着,所以开始给有需要的商家贷款,收取一些合理的利息,久而久之,放贷业务竟成了东海商会第一大收入来源。
之后,不少的邦国王侯因为总是打仗,钱也总是不够花,于是开始向商会借贷。不同的王侯,因为信誉不同,所以利率标准也不一定。其中借贷最多的就是神圣帝国光明大帝,已经有3亿多金币了,年息达到了七厘,也就是说每年还利息就要2000多万金币。
光明大帝这次对东海商会下黑手前,商会刚刚拒绝了帝国财政总监兼海军大臣贺曾侯爵提出再借1亿金币的要求。最近几年,帝国每年都是新借一笔钱,从中扣除当年要还的本金和利息,说明帝国财政确实早就难以为继了。这次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