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叹息。
\n
兄长自小跟着叔父李神符苦读,年纪轻轻,性子却与叔父一样有些古板,在文瑾的心上人想尽一切治理晋阳,让所有晋阳、雁门百姓吃得上饭的时候,兄长居然还在考虑厚待商人所带来的非议。
\n
“竹儿!”
\n
观音婢听着李幻竹无奈的声音,忍不住诧异的看向李幻竹,随后看向屋内一眼。
\n
“现在只要商人能把粮食带来,为晋阳带来繁荣,非议之言,何惧之有?即日起,不仅要鼓励商人往来晋阳,还要在城外,修建忠烈祠,祭奠所有战死的将士,并且派人编撰太原郡志,所有献力之人,不分太原、雁门,全部记入郡志之中……”
\n
观音婢听着屋内伏子厚的话,随后看向李幻竹。
\n
“竹儿,你听明白子厚的话?”
\n
观音婢轻声问道。
\n
“听得懂一些!”
\n
李幻竹面对族嫂的询问,并没有隐瞒,轻轻点头。
\n
“他……”
\n
李幻竹转身朝向族嫂观音婢,刚准备看向屋内一眼,不过想到什么,连忙止住。
\n
“他安抚雁门百姓,是防止内乱,统计人口,是在重整晋阳秩序、恢复生产,分配土地,预防饥荒同时,为来年生产打下基础,吸引胡商、河东商人来此贸易,便能得到粮食、布帛、药材,而修筑忠烈祠与郡志,目的是凝聚晋阳百姓民心、让雁门百姓有归宿!”
\n
李幻竹对着族嫂说道。
\n
观音婢听完,看着祖叔父李神通的这个女儿,出身陇西李氏的李幻竹,双眼微微闪缩着惊讶。
\n
看着屋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