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绝对没有能够让人指摘的地方。
即便放在国子监里,也称得上是大儒。
而且在修史一道上,整个天下都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
也正因如此,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八股文在科举考试之中的威力了。
或许刚刚出现在考场上,并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只要多举办几次科举考试,不管是考官还是学子都会发现,用八股文来破解题,绝对是最便捷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想当年,他们为了成为朝廷的官员,那是倾尽所有,拼尽全力的读书学习!
而现在,一下子出现那么多投机取巧的人,让他心中高兴于能够多赚不少钱的同时,还有一些小小的酸涩...
“这都要怪三省!”
“他们闲的难受,非要召集一些勋贵子弟来进行一次模拟考试!”
“第一批报名参加科举培训班的人,有不少勋贵子弟,他们写出来的文章立刻受到了三省诸位宰相的重视,高士廉和虞世南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们的评价一落到别人的耳朵里,咱们家科举培训班的名声彻底响亮了...”
柳叶一个趔趄。
模拟考试?!
三省的那几个宰相,是从哪搞来这种先进经验的?
这里头有事呀...
会不会因为太多人使用八股的方式来撰写文章,引起那些出题人的反弹?
估计这一次科举考试的题目,难度会呈现几何倍数的上涨!
这是必然现象!
否则的话,三千人参加的科举培训班,也就意味着,这里头至少有一多半人能够有不错的成绩。
哪怕仅仅只有一半,那也是一千五百人呀!
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录用人数就没有超过四百的时候。
哪怕是在宋朝,被人们称之为千年龙虎榜的科举考试,也只录取了三百八十八人而已。
一下子冒出来一千多人,必然会引起朝廷的剧烈动荡!
这可不是人才太多的问题...
而是挤占了那些世家门阀子弟晋升之路的问题!
可以预见,原本那些世家门阀子弟可以凭借家族的权力,顺顺当当地进入朝堂为官,一路扶摇而上,年纪轻轻就跻身核心部门也不是梦想。
突然间冒出来一千多号竞争者,换成柳叶估计都会崩溃...
也就是说,科举培训班的始作俑者,会瞬间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