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念及至此,宋江不及束好外袍,三步并作两步疾奔出帐。
\n
宇文虚中等人见此,也跟着出去迎接陈箍桶。
\n
晨光中,只见陈箍桶戴着破毡帽,身上穿的短衣衫和草鞋上沾满泥尘,一副普通老农的样子,但仔细一看,他身上却有一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神态,给人一种他很不凡的感觉。
\n
宋江整了整衣襟,快步上前躬身一揖:“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宋江三生有幸!”
\n
陈箍桶笑着还礼:“相公折煞草民了,草民不过山野箍桶匠,岂敢当此大礼?”
\n
宋江说:“先生过谦!非止宋江久闻先生胸藏丘壑,陛下亦听过先生大名。”
\n
这回,陈箍桶是真有些诧异了!
\n
宋江一直在江南,还跟方腊是死敌,知道他陈箍桶的名字很正常。
\n
而赵俣可是远在东京汴梁城的皇宫中,居然也知道他这小小箍桶匠的名字,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意外?
\n
陈箍桶心中暗自揣测着宋江话中的真假,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保持着那从容淡定的笑容:“陛下竟也知晓草民,真是让草民荣幸万分。”
\n
宋江知道陈箍桶不信,他也没有立即就解释,而是侧身相让,“帐中备了粗茶,还请先生移步入内一叙。”
\n
军帐内,宋江亲手给陈箍桶倒了杯茶,才说:“前些日子我回京赴阙,谈起方腊时,陛下言,方腊手下三人最可惜,包康、吕将、陈箍桶。包康乃忠臣之后,却弃朝廷而从贼,实乃朝廷之失;吕将‘挥师直取金陵,扼守长江天险’之谋,乃谋取江南良策;先生‘杀徽、严以示威,长驱渡江,结人心以入长安耳’之谋,更为陛下所赞,陛下称乃王者之略,寻常草寇岂敢用这成王之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