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努力。
\n
后来,童贯率领宋军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宋军连克永和寨、割沓城,夺取了西夏重要的产马地和兵员补给地横山,西夏的野战精锐被歼灭殆尽,其首都兴庆府直接暴露在宋军兵锋之下,西夏举国震动,李乾顺不得不再次向北宋王朝表示臣服。
\n
从军事态势上看,当时宋军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若继续进攻下去,西夏极有可能亡国。
\n
然而,就在童贯准备一举收复西夏之际,耶律延禧派遣辽国使臣携十万铁骑陈兵河东,明面上说要调和宋夏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以兵戈为筹码,威逼北宋王朝罢兵。
\n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瞬间炸开锅。赵宋王朝的主和派大臣,立刻联名上奏,以“兵疲民困,当以和为贵”为由,力劝赵佶接受辽国调停。
\n
赵佶看着边关急报,想起澶渊之盟后百年未启的北方防线,终究在奏折上朱批“准奏”二字。
\n
诏令传到军中那日,童贯站横山上,望着百里外兴庆府隐约可见的城墙,突然将佩剑狠狠插入黄土,飞溅的碎石划破他的手背,血珠渗进沙砾,恰似他破碎的野心。
\n
童贯知道,不消灭辽国,他就收复不了西夏。
\n
而且,宋神宗留下的遗诏“收复燕云者王”。这道遗诏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童贯那颗躁动不安、渴望建功立业的心。
\n
以至于,后来哪怕童贯都快七十岁了,在有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安逸选择率领宋军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输得一败涂地,最后被赵桓砍了脑袋。
\n
纵观童贯的一生,不敢看出他到底有多野心勃勃。
\n
而童贯的野心并没有因为历史发生改变而改变过。
\n
这一世的童贯,同样拥有强烈的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