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n
二来,刺杀赵俣的代价太大,成功就不说了,一旦失败,就等于是抄家灭族。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人才会挺而走险,不惜同归于尽,有钱人顾虑那么多,他们哪敢冒被赵俣灭族的风险?
\n
这才没有士绅刺杀赵俣,至少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没能成功刺杀赵俣。
\n
再说回来。
\n
方腊义军要是打出“清君侧”的口号,诛杀以蔡京和朱冲、朱勔父子为首的士绅,确实能迅速点燃江南百姓心中的怒火,将他们对士绅的积怨转化为支持方腊义军的强大动力,使得方腊义军的行动在民间获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此举还能巧妙地避开与朝廷的正面冲突,减少直接对抗皇权的压力。
\n
但不好的一面则是,若方腊义军的实际目标是颠覆赵宋王朝的政权,“清君侧”的口号与真实意图脱节,一旦行动超出“清君”的范畴,容易暴露其野心,失去舆论支持。如唐朝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虽以“清君侧”为名,但叛乱本质是夺权,后期其口号的虚伪性便逐渐显现。
\n
还有就是,若赵俣真的清除所谓的“奸臣和小人”,比如处置了蔡京和朱冲、朱勔父子,方腊义军就可能失去口号支撑,陷入被动。像七国之乱中,汉景帝为平息事端杀了晁错,吴王刘濞却并未罢兵,反而坐实了反叛本质。
\n
总之,方腊义军以“清君侧”作为口号,在起义初期可能因借“忠君”名义而具备一定动员效果,但能否长期有效,则取决于方腊义军真实目标与口号的契合度。
\n
基于此,对于方腊的想法,打着受招安想法的包康和方腊义军的其他人肯定同意,虽然这“清君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