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极短的时间内,王舜臣就布好了防御,万无一失。
\n
交代好这些,王舜臣就站在马面后面,颇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
\n
刺客这才反应过来,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已经暴露了,杀不杀赵俣,都得死,如此,还不如拼了。
\n
于是,有的刺客再次向着宣德楼发起总攻,有的刺客则继续屠杀平民,试图将平民赶向皇宫,他们浑水摸鱼。
\n
可御龙直和弓箭直的亲从,在王舜臣的率领下,稳准狠的射杀一切胆敢靠近宣德楼的人,哪怕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n
见此,再也没有平民敢冲击皇宫了。哪怕刺客驱赶,他们也都往两边跑。
\n
刺客没办法,只能自己冲。
\n
可这些刺客声势造得挺大,但实际上他们连一百人都没有。
\n
这点人,都不够王舜臣一个人射杀的。
\n
要知道,历史上,王舜臣在一场战斗中,从申时射击到了酉时,共射击了四个小时,据长编和宋史所载,王舜臣“发矢千余,发无虚者”,直到日暮时分,他射到手指崩裂,鲜血流满手肘,才成功掩护宋军的大部队撤退,那一战,他共射杀了上千人,可谓人肉加特林本林。
\n
这“连射一千发,发无虚者”的恐怖战绩,即使有水分,也不妨碍王舜臣可以凭此战功得到史书的千年传唱。其实,宋朝在拓边西北的过程中从来都不缺骁勇善战的猛将,但在这个时代被史书记下并被冠以千人斩威名的人却只有王舜臣一例,即使神射如姚兕、刘昌祚者,要么战局比王舜臣顺利,犯不着自己一人射千发,要么就是战场地形不允许做机关枪,比之王舜臣在这一战中的战绩,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王舜臣这个千人斩的记载是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的。
\n
说句不客气的话,赵俣手上有王舜臣这个千人斩,自从刺客没能将平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