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在历史上应该被赵佶建成艮岳万岁山的地方,仅仅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巨型的农业研究基地。
\n
就见,一片片翠绿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宛如大地铺开的翡翠织锦,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丰饶。
\n
往远处看去,那是一大片果园,其间各类果树竞相生长,枝头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实。林檎(苹果)红得像少女羞涩的脸颊,梨子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还有那通过巧妙嫁接技术培育出的奇异品种,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
\n
再远一些,便是井然有序的田畴与错落有致的温室大棚。
\n
这个时代的建筑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在木工、泥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建造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为搭建温室大棚的框架提供了技术支持。
\n
这个时代的纺织业也很发达,有能力生产出一些用于覆盖温室的织物。它们虽然不如现代的塑料薄膜,但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和透光作用。
\n
而且,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也有显著的进步,人们对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懂得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因素来促进农作物生长,甚至都已经有了利用温泉水来提高水温以种植卉等作物的技术。
\n
袁倾城再利用她更为专业的农业技术,帮这个时代的温室升下级,就出现了如今的盛景。
\n
不难想象,今年冬天,皇宫中应该会有新鲜的蔬菜。
\n
若是吃不了那么多新鲜的蔬菜,还可以让内侍省将这些蔬菜拿出去高价出售。
\n
料想汴梁城中的那些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应该会为这些反季果蔬买单。
\n
而袁倾城改良出来的一些特殊水果,也能在收获时,卖到市场上,狠狠捞一笔,并以此推广。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