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解一公城之围,却未料吐蕃军已设伏于东侧山谷之中。地形之险,若我军贸然进入,必遭伏击,损失惨重。然我军急于救援,未及详察,致使大军陷入困境。若非我神机左军临危不乱,反应迅速,及时调整战术,以奇制胜,击溃了吐蕃军的精兵,童贯又率我神机左军的马军绕道西侧,利用山势掩护,突袭敌军后方,恐我军必将遭受重创……”
\n
李琳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把握。她仿佛亲临其境,将每一场战斗的惊心动魄都呈现在众人眼前。“再看此战,我军虽最终取胜,却亦付出沉重代价。究其原因,一在于情报不明,对敌军布防一无所知;二在于轻视地形,未将地利纳入考量。反观吐蕃军,虽兵力不及我军,却能巧妙利用地形,设伏于险要之处,以逸待劳,若非我军应变及时,胜负尚未可知。”
\n
随着李琳的讲解,宗泽等人不禁点头称是,心中对李琳的轻视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
\n
随着分析的深入,李琳指出宗泽、王禀以及童贯当时采取的策略,也不是最佳应对。
\n
随着李琳的讲述,沙盘上的小旗与标记不断变换,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战术调整与结果预测。
\n
宗泽等人被这种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原本的轻视与不服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佩与反思……
\n
从始至终,赵俣都没有说一句话。
\n
没办法,在军事上,赵俣是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n
在这种情况下,赵俣要是乱插手,对于前线将士来说,可能会是毁灭性的灾难。
\n
所以,对此很有自知之明的赵俣,干脆就将军事方面的事交给李琳,交给章惇和曾布,交给前线的王厚等在历史上证明过他们自己的大将。
\n
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n
这次的课,李琳一直给宗泽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